食欲不振

​81.食欲不振,大病小病都是病,疑难病平常病也是病,是病就有治法,得病就有相应的汤方。

有时小小的问题,却让医生头疼。比如这个病人老是不想吃饭,没有食欲,即使是满桌美味佳肴,他看了也不想吃,也不觉得饥饿,即使勉强吃些,也吃不多。

他先以为是食积,于是按照民间伤食的疗法,譬如伤了米饭,就用米饭在炭火上焙焦,伤了面食,就用馒头焙焦。总之,民间治伤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所伤的食物焙焦研粉送服,或者直接搅在稀粥里服下。

这对于小孩子很多伤食比较轻的病症很有效果,往往吃一两次胃口就开。

原来焙焦后带一股香味,香能入脾醒脾,焙焦后能够燥脾运脾,把脾叫醒过来,加强它的运化能力,吃饭就开始香了,胃口就开始好了。

但这病人用了米饭馒头,甚至还用了瘦肉来焙焦研细冲服,发现都没有效果。

他就找中医,有中医说伤了肉食用山楂,他就去吃冰糖葫芦,吃也吊不起胃口。又说伤了面食,或豆类食物,用神曲、谷麦芽和莱菔子,煮茶服用,可是他试了也没效。

又说伤了鸡蛋、牛奶之类的食物,就用陈皮煎汤,可以行气导滞,他买了九制陈皮,而且还用最好的新会陈皮泡茶,发现还是没有胃口。还有人说,你这会不会喝酒喝伤了,用些葛根或枳椇子煎服解解酒。但病人说,我平时很少喝酒啊。

确实没办法,病人试了几十种药,保和丸吃了会稍微有点胃口,但还是吃不多。每到吃饭时,他就皱眉,好像受刑一样,吃进去又不消化,又感受不到香味,他甚至自嘲地说,我真是变成白吃了。后来这病人找到江老师。

江老师一摸他脉象,说,指月,你看他的脉,就是典型尊荣人的脉象,脉势弱而无力,心脉不足。我一摸果然典型的寸脉不足。寸脉不足有两种意思,一是心脏动力不够,二是肠道积滞偏多。

江老师说,你平时在家里是不是不干活呢?病人点点头。

江老师说,这样吧,我给你点建议,对你身体的恢复会有些好处。

病人说,什么建议,尽管说来。

江老师说,你每天搞一次大扫除,不管房子里干不干净,你都去做,花一个小时去拖地板,擦桌子,抹阳台。病人不知道江老师葫芦里卖什么药,他退休了,清闲得很,除了看电视,到公园玩乐,都没有其他活干。

江老师开了人参、菖蒲,加上桂枝汤,就这七味药,没有再用焦三仙、莱菔子、鸡矢藤之类去消食化积,打开食欲。

但是病人吃一剂药就有效果,吃三剂药,食欲增进,吃完五剂药,几年的食欲不振之感,居然自动消失了。

病人高兴地跳起来说,我能闻到饭香味了,吃饭时能流口水了,我太高兴了。

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用这简单的七味药就把这顽固食欲不振治好了?

江老师说,严格来说,用药治好了他一半的病。但病人听从医生建议,做家务,劳动四肢,可以健运脾胃,治好了另外一半的病——懒病。

可为什么人参、菖蒲,加上桂枝汤能让他从食欲不振变成如狼似虎地吃饭呢?

江老师说,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心属火,火能生土。土气不足时,就要治火。火力不够,就像锅炉里的废铁炼不化,又像电饭锅里的生米煮不成熟饭。

中医叫虚则补其母。这病人脾胃因虚而停留食积,你只是去治食积,那是治果,是治标,而治疗火不生土,心脉弱,土气不足,那才是治本,用人参、菖蒲强心开窍,配合桂枝汤温煦中土,让心火能够下达于脾土,很快病人食欲就振作了。

况且中医认为,心主欲。不想吃饭,是因为没有食欲。心火如果强大起来,别说吃饭,就算是吃什么都香,看什么都想吃。

孩子之所以胃口好,就是因为他心火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看什么都想吃。所以中医治病,必须求其本,不能见食积,见没胃口,就开消食化积的药,这样就落了下乘。

所以清代有个名医叫尤在泾的曾经讲过,食物停留在胃脘,人就不想吃饭,这时虽然可以用消导药去治疗,但是要使这些药物充分发挥消导作用,靠的还是心火,还有胃气的运行,才能够充分发挥药力。

故经常吃消导药,却治不了食积的病人,你在消导药方之中,稍加入人参强心,加强胃动力,或桂枝汤,效果会更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