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OTAL ENVIRON | 中国中部城市土壤中微塑料的特点及其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国人作品)

推荐:江舜尧

编译:艾奥里亚

编辑:十九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刘晓宁(Wuhan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和华南农业大学王俊(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于2019年8月5日联合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题目为《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plastic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heavy metals with microplastics in suburban soil of central China》的文章,该文章通过对中国中部地区土壤样本采集,对土壤中微塑料的严重污染进行概述,发现小粒径微粒(10~100 μm)是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形式,发现基于微塑料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微塑料与重金属之间的增效作用可能对土壤有机体和土壤安全构成更高的风险。

文章摘要

微塑料(MPs)广泛存在于水生和陆地环境中,由于其较强的疏水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在表面吸附其他种类的污染物。本研究调查了MPs在中国中部城市三种不同土地类型中的存在、分布以及MPs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MPs的丰度范围在2.2*104 - 6.9*105微粒/kg,其中81.7%微粒的粒径范围在10-100 μm之间,并且小颗粒的微粒所占比例较大。MPs在林地样点中的丰度(4.1*105微粒/kg)显著高于菜地样点(1.6*105微粒/kg)和空地样点(1.2*105微粒/kg)。MP微粒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碎片(53%),其次是纤维(152.2%)。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和聚氯乙烯普遍存在于每个采样点,以聚乙烯为主要形式(36.1%)。由此推断,工业生产活动、垃圾和污水污泥可能是MPs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土壤环境中的MP微粒中含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包括Cd、Cr、Pb、Ag、Cu、Sb、Hg、Fe和Mn。MPs中重金属的浓度,特别是Cd、Pb、Mn和Hg的浓度与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密切相关,由此推测土壤中的MPs可以作为重金属迁移的载体。MPs和重金属的协同效应可能对土壤有机体和土壤安全造成更大的风险。

文章中重要图片说明

表1. 其他地区与本研究中土壤微塑料的比较。

图1.(A)不同采样点的微塑丰度(粒子/kg);(B)林地、菜地、空旷地间微塑丰度的one-way NOVA结果。

图2. (a)在空地、林地和蔬菜地块的每个样本地点的聚合物的平均组成(%)。(B)聚合物丰富度(N)和Shannon-Wiener指数(H')。

图3. 不同形状的典型MP粒子的光学显微镜图像:碎片(A)、珠(B)、纤维(c-d)、球(e-f)、碎片(F)、泡沫(G)、薄膜(H)。

图4. (A)按形状分列的MP颗粒分布情况。(B)按颗粒大小(μm)计算的MP颗粒分布。

图5. 各采样点MP颗粒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μg/g),黑线和红线分别表示从土壤和MP颗粒中提取的金属浓度。




你可能还喜欢

  1. 科研 | Science:描述健康和受损肠道微生物群发展的协变生态群稀疏网络

  2. 科研 | Science advance:瘤胃核心微生物群的一个可遗传的子集决定了奶牛的生产效率和排放

  3. 综述 | Genome Biology: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种群动态:变化是唯一不变的

  4. 综述 | CRIT REV BIOTECHNOL:膳食纤维作为对抗糖尿病的新兴营养因子:关注肠道菌群的参与



这些或许也适合你哦👇

  1. 全球最低价!微生太宏基因组测序分析!

  2. 医学科研选题与SCI论文写作&投稿&发表技巧研讨会(武汉;2019年9月7-8日)

  3.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策略与使用技能研讨班(武汉;2019年9月7-8日)

  4. 国自然基金标书构思及撰写经验分享会(北京;2019年9月7-8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