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不识西来意,无字真经世难逢……自性流露之法语
相关推荐
-
【事】
[事]冯斌一鄂 看尽世间事,人间本无事. 酒中多故事,嗜酒无小事. 无事于心,无心于事. 昨日之事,明天无事. 有事必说事,无事莫生事. 事已之应尽之事, 拒他之无事之事. 事事关心,心必多事. 事事 ...
-
人生:不求十全十美,只求开开心心;不求事事顺意,但要放下压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求十全十美,只求开开心心:不求事事顺意,但要学会放下压力. 万事斤斤计较令人疲惫,不如淡然处之简单面对. 回忆念念不忘令人心碎,不如顺其自然淡然应对. 人什么总说活着太累? 脑袋 ...
-
成熟
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心态.心的成熟不是遇事多少,而是对待事情的态度. 人心越淡,伤害越少:心有多宽,快乐就有多少. 世间之事,贵在一念,心中有事事事重,心中无事事事轻.放下贪念,看淡得失,才能品赏 ...
-
西来意
西来意 七十古来稀. 百年能几? 看破世间都是戏, 何曾有真实? 烦恼无根生, 万事难如意, 尘劳奔波为谁忙? 百有九九迷. 回光忽悟西来意, 拨转心头嗔作喜, 但一声弥陀遣光阴, 一念紧提, 绵绵密 ...
-
世间之事一念而已
世间之事一念而已 在自己的世界里, 独善其身, 孤芳自赏, 便在别人的世界里,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烦恼本无根, 不捡自然无: 困惑本无源, 不究自轻松. 世间之事一念而已. 心中若有事, 事事重 ...
-
每日心语 681
每日心语 681 言之美,美在真: 人之美,美在善. 心怀善念,处处阳光: 人有肚量,事事和谐. 人与人, 不必事事究尽,处处紧逼: 事与事, 不必处处透明,不留余地. 有些人, 与己无关,大可一笑 ...
-
如来佛经之谜总结之三:也是好的无字真经和5048天的取经天数
(博士论西游第七四七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77)第九章――如来佛经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与太上老君创立并在东土大唐传播"小乘教法"相比,"三藏真经& ...
-
关于“四禅八定”理上和实修的区别,最后一见才得无字真经
"一禅一喜.二禅一乐.三禅一定.四禅一见".本来就是空,花在空中飘,花开又花落,有眼不识春. 问:我个人的理解是,四禅必须经历气住脉停的阶段,这个阶段以后才能是真正的通中脉.但就算 ...
-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读懂了“无字真经”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厉害的?有人认为是有钱的人,有人认为是有权的人,有人认为是学富五车的人,还有人认为是有神通法术的人. 但是,所有以上这些人,都是如庄子所说的"犹有所待者也",就是他 ...
-
人参果与无字真经
今天与常明聊天,谈到了讲典籍,常明吐槽说整理课堂知识挺费劲的. 我说: 典籍的伟大之处,在于不讲最好,因为一讲就是错的,但又不能不讲,因为不讲直接就把想学又无门可入的学子拒之门外了. 常明: 是的,那 ...
-
如来将“无字真经”传给唐僧,燃灯对此是何态度?这说明了什么?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七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7)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在到达西天雷音寺之前,无论是平常念诵,还是法事宣讲,唐僧读的都是有字的经书,即使他和悟空 ...
-
已解《心经》为无语言文字的唐僧,他真的对无字真经一无所知吗?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六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6)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在现实佛教中,"有字真经"与"无字真经"相附相承, ...
-
既然“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为何唐僧一定要换“有字真经”?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五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5)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在阿难.迦叶传出"无字真经"事件中,燃灯.其他佛派神仙和如来都在&qu ...
-
唐僧是如何知道悟空悟彻《心经》的?这与“无字真经”有何关系?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三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3)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尽管唐僧在取经行动实施之前,他已经熟读大量佛派经典,但是在他踏上西行取经路途,并得到燃灯化 ...
-
游世界中的“无字真经”,在现实佛教中存在吗?它也是好的吗?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一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41)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西天的唐僧,本应该享受"功到自然成"所带来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