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七十八篇:苏轼传之清明上河
相关推荐
-
此心安处,是故乡吗?
秋风起,偶染风寒,整日里,涕泪交加,也只能忍,只能熬.夜里躺在孤寂的小屋里,挣扎着烧了水,待到半温时,一杯接着一杯的喝下去,抱紧棉被,闷汗.药,是半片也不吃,吃进去用处也不大,这么点小毛病, ...
-
每日一学 2021-05-15
2021-05-17 09:09 华人号:华人国学 定风波·赞柔奴 [宋]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
-
徐苏09 黄楼苏子醉 似是故人来
徐苏09 黄楼苏子醉 似是故人来 苏轼一生交友无数,即便把那些遇人不淑.交友不慎.在紧要时刻将他狠狠往火坑.悬崖里再推上一把.踢上一脚的恶友剔除之后,依然有很多贤达君子.才华横溢的好朋友,王巩(定 ...
-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八篇:苏轼传 乌台诗案之元丰之政
郑熙亭文存之八十八篇: 苏轼传 第六章 乌台诗案 一 元丰之政 "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桩典型文字狱.在此以前,文明在中国虽然多灾难,但纯以文字罪人的事还没有发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九篇:苏轼传之上皇帝书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九篇: 苏轼传 第三章 致君尧舜 四 上皇帝书 春寒消退,暑热未来,正是汴京好时节.宜秋门外皆高槐古柳,远离尘嚣.槐阴下,苏家小院一派生机.苏轼公余闲暇,在家课童种菜,颇有山野之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六篇:郑熙亭文存之七十六篇: 苏轼传之长安度岁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六篇: 苏轼传 第三章 熙宁变法 一 长安度岁 治平四年(1067)八月,苏轼葬父于母墓之穴,并把亡妻王弗葬于父母之墓"西北八步"处.老泉生前说过:&qu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五篇:苏轼传之抱憾终生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五篇: 苏轼传 第二章 致君尧舜 四 抱憾终生 上韩琦书只是为救一时之急.发付后,苏轼再谋久安之计,作<思治论>.这日写成初稿,欲谒见陈公弼,求得他的指教.书吏说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四篇:苏轼之第一次上书言事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四篇: 苏轼传 第二章 致君尧舜 三 第一次上书言事 苏轼性情爽快,心地善良,与人共事不记小过,人事往来不拘细礼.不到一年,凤翔府上下,斯浑一体,这个求诗,那个要字,当面叫他子瞻 ...
-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二篇:苏轼传之雪泥鸿爪
郑熙亭文存之七十三篇: 苏轼传 第二章 致君尧舜 一 雪泥鸿爪 朝命一下,苏轼.苏辙当立即赴任.老泉也"被命修<礼书>".于是兄弟二人计议,子瞻赴官,子由&quo ...
-
郑熙亭文存之六十八篇:糟粕所传非粹美,丹膏难写是精神
郑熙亭文存之六十八篇: 照彻历史的明灯 --关于唯物史观的话题(三) 郑熙亭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膏难写是精神 记者:看您这几本书,要一句一句地细品,您惜笔如金,往往几个字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 ...
-
郑熙亭文存之五十八篇:关于电视连续剧《汴京梦断》脚本
郑熙亭文存之五十八篇: 中国在十一世纪曾失去一次发展机遇 --关于电视连续剧<汴京梦断>脚本 郑熙亭 1999年春节安民来看我,谈到他要把<汴京梦断>改编成电视剧.我 ...
-
郑熙亭文存之四十八篇:读郝建奇的《正名篇》
郑熙亭文存之四十八篇: 为"无商不奸"正名 --读郝建奇的<正名篇> 郑熙亭 <改革者列传>这个栏目辟得好.<正名篇>一气读完,晚上加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