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老

(0)

相关推荐

  • 美文原创 | 郑彩霞:缅怀我的公公婆婆

    作者简介:郑彩霞,阳新作协会员,爱写作,喜欢在文字里飞翔.   缅怀我的公公婆婆   文/郑彩霞 © 动图:网络   又是一个雨纷纷的清明时节,一大早老公就与他的兄弟们联系回家乡祭祖扫墓事宜.我不由自 ...

  • 好有同感:电视教给父母的……

    文丨月方 小时候,我的榜样是"电视上的孩子".那时爸妈看电视,看到精彩出色的小孩,就很艳羡,然后教育我:"你要学人家上台唱歌大大方方""你要学人家自己 ...

  • 媳妇永远是个外人

    2014-11-12 06:49 今天晚上我离家出走了. 从结婚生孩子到现在真的是各种心酸. 那段时间我老公在外地,我公婆是在我预产期一个月前来的,来这里之后婆婆做饭从来没有问过我想吃什么,我一直上班 ...

  • 刘春阁丨瞧,我们这一大家子

    鱼儿游得再远,也会游回故渊:鸟儿飞得再高,也会飞回旧巢:人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会牵挂亲人.牵挂故乡.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急于奔赴同一个目的 ...

  • 先有好妈妈,再有好孩子!

    先有好妈妈,再有好孩子! 爱源生命锻炼 2020-07-12 一个好女人旺三代 引言 父母关系好的家庭,孩子大多心态阳光,积极向上,心灵纯净.由于妈妈与孩子的关系相比爸爸更密切,孩子的未来更是与妈妈有 ...

  • 散文||家有公婆

    家有公婆 公公婆婆都是耄耋老人,虽说身体硬朗生活自理,可是毕竟高龄身边没人照顾是不行的.我有一份"鸡肋"的工作,加之我这人胸无大志也没上进心,考虑再三,我毅然辞职承担起了这份光荣的 ...

  • 【原创首发】墨香——家有二老(小小说)

    家有二老(小小说) ◎墨香 梁大妈梁大叔是五十年代的人,虽大字不识几个,但通大理,为人可亲.所生二男一女,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方圆十里,人皆敬之. 虽然老人不太习惯城市生活,但婆媳之间难免有些恩恩怨怨 ...

  • 家有二老带娃记,不同身份有不同心态,说起来让人唏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对于老人帮儿女带娃的话题成了主流.有的人认为:老人辛苦了大半辈子,老了老了,却又要继续伺候自己的孙子或者外孙女.也有的说:人老了,可心不老,退休了,身体还退休,闲着也是闲着 ...

  • 【灵璧小说】家有二老

    家有二老                               文/张家坤 大鹏和他老婆都是独生子女,大鹏的母亲和岳母去世后,他们担心父亲和岳父在家中孤单,就把两位老人家都接来和他们一同住. & ...

  • 有一种幸福叫“家有二老”

    人到中年,褪去了年轻时的青涩和冲动,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每个周六都是我最忙碌的日子,因为我要驱车70多里,去看望我的老父老母.父母都已是85岁高龄,可喜的是,生活尚能自理,已是我们的福气! 周六早早起 ...

  • 致敬章家二老 ||孔祥田

    作者:孔祥田 冰郎先生的<心愿>(见本公号2021.2.20),牵动着我的心绪,迫切地想写一点文字,表达我对章家二老的由衷敬意和美好祝福.于是,在留言区写道:"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

  •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闲云谷 峰下闲云云上松,珍兰奇蕙伴节丛:不忍移爱进瓦罐,卷书抱坛迁谷中. 9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 ...

  • 人民日报: 一个人没有出息的9大根源, 条条扎心, 希望您家孩子没有

    后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趁早趁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足够重视并及时引导--网友人民日报曾发过一个微博,提到了一个人没有出息的9大根源,里面提到的习惯征兆,都是从小就养成的. 点击加载图片 这些恶习会 ...

  • 从3%到36%需要一个月,那么从36%到100%、再到邻国家需要多久呢?

        印度,新德里,这个将近2000万人口的首都大城市,正在面临着惨绝人寰的灾难,到处都是浓烟滚滚,好像刚刚发生过战争一样!     新德里检测呈阳性率达到了惊人的36%,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

  • 偶家仙奇遇记之红陶罐

    红陶罐 责编黄元大仙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音频录制 贰飞文传(微信公众号:贰飞说说说) 故事发生在两年前,那年我初中毕业,当时我妈正陪我在学校里参加初中毕业典礼,她接了一个电话之后脸色一下就不对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