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校?专业?全方位告诉你该如何填报志愿!
2021高考倒计时
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128天
距离2021高考还有136天的时间,今天我们从城市、学校、专业三个角度来谈一谈该如何选择志愿。

选城市:你认真考虑过吗?

中国的家长是很看重大城市的,例如北京、上海、南京等,总认为孩子到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学习,不仅能够接受到好的教育,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大大增加了未来就业机会。 两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这样的思路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却也忽略了一个问题:热门城市同样也是其他同学的首选那分数肯定会水涨船高。
填报志愿之前,很少有家长和考生会去研究一下高校的详情。往往是拿到志愿填报的“大本”之后,看哪个顺眼就报哪个。对于高校的理解充其量停留在从校名上“下定义”的水平:比如看到“交通”大学,就觉得一定与公路、铁路相关。“望名识大学”成为选大学时最容易出现的误区之一。

什么叫冷门,什么叫热门?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愿意选择热门专业,但却不知一些现在看起来热门的专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不热门,甚至毕业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填报志愿时,每一个分数段上都存在一个“难易抉择”的问题:选择好的学校就要对专业要求低一点,选择好的专业同样对院校的选择也要低一些。那么“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呢?目前持不同选择的家长观点针锋相对。
1、认为要首选专业
在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中,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填报志愿关键要选个好专业,这样将来好就业。孩子以后的发展和成才主要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打天下,大学才有四年的时光,而专业将伴随他的一生。
2、认为要首选学校
在持这种观点的家长中,他们的主要理由是:名气较大的大学,有精良的办学条件,有众多的著名教授、学者和国家级研究机构等优势,而且学校的文化能影响孩子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毕业以后人脉、社交圈也很重要,大学里面认识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他们以后的宝贵财富!
首选专业的情况
2、对自己定位“技能型”人才,一毕业就需要进行就业的考生。这样的考生适合大学学习一个较好的专业,为自己就业打好坚实基础。
3、有明确的专业方向的考生,这时候肯定要首选专业。有些大学名气虽然很大,却有可能在某个专业上“输”给学有专攻而名气稍逊的其他大学。举例来说,清华大学的名气肯定比中国人民大学的名气大,但如果同学要学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就是首选。
首选学校的情况
2、如果大学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考生。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以后的长远发展考量,选择那些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高校会好些。
来源: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