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镇静镇惊抗癫痫类 劳宫—涌泉
【单穴功用】
劳宫,又名掌中、五里、鬼路、营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乃心包经气所溜,为荥火穴。穴在掌心的中央,手为劳动器官,故名为劳;心包为心之外围,性属相火,火经火穴是心经的代表,故称为宫。总之,穴当手心,心神所居,故名劳宫。本穴具有清心火、安心神、清湿热、散郁结、降逆和胃、凉血息风之功。用于治疗心痛(包括胃脘痛)、胸胁痛、饮食不下、呕吐、口疮、口臭、脏躁、癫狂、痫证、衄血、便血、黄疸、烦渴、热病汗不出、鹅掌风。

涌泉,又名地衢、地冲、厥心。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为足少阴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木穴。肾为水脏,穴如泉水涌出,故名涌泉。本穴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它具有通关开窍、苏厥回逆、镇静安神、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之功。用于治疗尸厥、喑不能言、善恐易惊(如人将捕之)、中风、小儿惊风、痫证、脏躁、头眩眼黑、巅顶疼痛、咽肿、喉痹、鼻衄、身热、胸痛、心中结热、胸胁支满、咳嗽喘闷、身面发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口渴引饮、水肿、大便难、腰痛、足心热、五趾尽痛、足不践地、疝气、阳痿、风疹、高血压。

【伍用功能】
劳宫为心包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溜,为荥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
涌泉为肾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出,为井木穴,有清肾热、降阴火、醒脑开窍、苏厥回逆、镇静安神之效。
劳宫位于掌心;涌泉处于足心。二穴伍用,一上一下,一心一肾,一水一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收清上安下,清热息风,镇静安神,抗痫止痉之功。
【主治】
1.五痫(即癫痫)之症。
2.热厥之症。
【操作法】
劳宫:屈指握拳,以中指、环指尖切压在掌心横纹,当第2、3掌骨之间,紧靠第3掌骨桡侧缘处是穴。直刺0.3~0.5寸。
涌泉:仰卧,五趾跖屈,于足跖心前部正中凹陷处取穴,约当足底(足趾除外)的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直刺0.5~1寸。
【经验】
劳宫—涌泉伍用,出自《杂病穴法歌》:“劳宫能治五般痫,更刺涌泉疾若挑。”盖五般痫即是古代对各种痫证的统称。它是以疾病发作时病人所发出的叫声而命名,如似猪、羊叫声等,实是痰涎阻塞诸窍所致,治法无须分为五类。发作时多以醒脑开窍,抗痫止痉为治。发作过后,多以化痰祛邪治之。然而,癫痫一证尚属顽疾,不论内服中药,还是外施针灸,均非短暂可愈,故宜坚持治疗为是。吕老之先师——施今墨先生曾传授小方一首,笔录于此,以供选用。海参肠30克,珍珠粉10克,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分为20包,早、晚各服1包,白开水送下。
五痫,古代对各种痫证的统称。《名医别录》:五痫即“马痫、羊痫、鸡痫、猪痫、牛痫”,实乃按痫证发作时叫声而命名,无非是痰证阻塞诸窍所致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