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相关推荐
-
平息内风: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 天麻 9g 钩藤 12g(后下) 石决明 18g(先煎) 栀子 9g 黄芩 9g 川牛膝 12g 杜仲 9g 益母草 9g 桑寄生 9g 夜交藤 9g 朱茯神 9g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用 ...
-
抽筋(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热盛动风 1,治法;清热凉肝息风. 2,方剂:羚羊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药物;羚羊角粉l-3g(调冲分服),钩藤l0-15g(后下),白芍15-30g,生地 ...
-
高血压(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肝火上炎 1,临床表现:头目胀痛,眩晕,收缩压因情绪因素而波动升高,情绪稳定时常可恢复正常,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不舒,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 ...
-
舌痛(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脏腑积热 1,临床表现:舌体疼痛,势如针刺烧灼,口臭,心烦易怒,渴喜冷饮.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象滑数或洪大有力. 2,病因病机:脏腑积热,循经上攻于舌. 3,治 ...
-
颜面红肿(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风热毒蕴 治法:清热解毒,祛风凉血. 方剂: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金银花30g,连翘15g,牛蒡子10g,山栀10g,丹皮10g,赤芍15g,板蓝根15g,生石 ...
-
口酸(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肝经郁火 1,临床表现:口酸,甚则酸味冲鼻.精神抑郁,心烦喜怒.胸胁张满,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稍数. 2,病因病机:酸为肝之味.肝气久郁化火,肝经郁火逆而上溢于口,可为口酸. ...
-
肛门疼痛(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实热肛门疼痛与湿热肛门疼痛:二者皆属实证.热证,由外感风湿燥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肥甘醇酒,致实热.或湿热内生,下注肛门,经络阻滞,气血凝聚.不通则痛.实热肛门疼痛.多由外感风热燥火实邪,以肛门灼痛,遇冷 ...
-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湿郁经脉 治法:淡渗利湿,宣痹通结. 方剂:薏苡竹叶散(<温病条辫>)合二妙丸(<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薏苡仁30g,滑石15g,竹叶10-l5g,茯莓 ...
-
智力低下(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肾肝亏损,髓海不足 1,临床表现:智力迟钝,目无神采,发育迟缓,抬头.匍匐.坐.爬.站.走.语等发育均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日久两且干涩,筋骨痿软,懒以动作,反应迟钝.舌淡红.苔少 ...
-
潮热(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证治方药] (一)阳明潮热 1,临床表现:日晡潮热,常伴谵语,大便秘结,腹部胀满,接之作痛.舌苔黄厚而燥,脉沉实有力. 2,病因病机: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搏结,形成阳明腑实证. 3,治法:通腑泄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