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两个美籍清华教授是间谍,潜伏多年被抓,结果如何?
每一个
喜欢大秦的人
你我一起做大秦之歌的正真朋友

文 ∣ 大秦之歌
作者简介
今日头条优质历史文化作者
起点中文网小说签约作家


1957年,美国人李克和他的妻子李又安合作,出版了一部名叫《解放的罪行》的书。
这本本书出版之后,被咱们中国的群众出版社翻译成《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于1958年8月出版。
在这本书里,李克和李又安夫妻二人表达了他们深深地忏悔,为他们两人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表示悔恨。
这本书在咱们中国出版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李克、李又安夫妻被人们熟知,而且还涉及到当时很多名人。
那么,美国人李克和李又安是怎么来到中国的?他们在中国都做了那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以至于回国之后要专门写一本书,向咱们中国人民表达他们的忏悔和悔恨?
还有就是他们在中国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如何被发现的?最后咱们中国政府又是如何处理这件的事情的呢?另外,他们夫妻二人在中国的违法犯罪活动会涉及到哪些人?
上世纪二十年年代初,李克出生在美国华盛顿一个普通家庭。
十七八岁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克觉得自己出身不够显贵,因此为了出人头地,他选择了投笔从戎。
当时刚好美国海军陆战队扩充兵员,李克抓住时机,进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
由于他的日语水平还不错,所以进入海军陆战队不久,就转入美国海军情报署担任日语翻译。
在这里,他结识了日后成为自己妻子的李又安。
二战结束之后,李克脱下军装,走进学校,成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名学生,专门研究汉语。
此后,李克和妻子李又安在他们的老师、著名汉学家卜德教授帮助下,申请到了富布莱特奖学金,到中国燕京大学学习中文的机会。
1948年,当时正值中国内战。
李克带着自己的妻子李又安离开美国,踏上了前往中国的轮船。
来到中国的第一件事情,两个人分别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丈夫叫李克,妻子叫李又安。
从此这两个名字成为他们在中国的一个符号。
但就在他们二人准备出发来中国之前,美国海军情报署几名现役人员找到他们,让他们夫妻二人回国之后,能把中国的情况报告给他们,他们会十分感谢李克、李又安夫妻的。
夫妻二人当时也没有多想,觉得海军情报署情报司的人员把他们当成中国专家,反而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而且,觉得这帮前海军情报署同事所提出的要求和他自己研究中国情况的目标不谋而合,于是就愉快的答应了下来。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为当时答应了这件事情,成为他们踏入间谍的第一步。
来到中国之后,李克、李又安夫妻分别在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注册入学。
同时,两个人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还被清华大学聘用,担任了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老师。
虽然老外长相都比较老气,但当时,夫妻二人年龄尚不到三十岁,其实都很年轻,二人外表斯文、态度和蔼,受到了不少清华学生的喜欢。
而且,很多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的老师,也同李克、李又安建立起了深厚的私人感情,非常愿意同他们交往。
李克、李又安当时在清华大学的奖学金足足有4000美金,这笔钱在当时可谓是一笔巨款,即使放在现在,也算非常高了。
这笔钱,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中国的生活完全是一个小康状态。
而当时,清华大学的教授每个月的月薪才仅仅20美金,也就是李克、李又安夫妻的十分之一多一些。
但让所有清华教授想不到的是,这对看上去和蔼可亲、收入可观的美国年轻夫妻,在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早已在美国海军军部西雅图情报署情报司哪里接受了任务,成为美国海军刺探中国情报的一名间谍人员。

李克、李又安夫妻刚来中国的前二年,北平当时还是国民党统治,所以在1945年到1950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里,夫妻二人刺探情报的活动一直非常秘密,也没有人能关注到他们,所以两个人一直相安无事,甚至可以说顺风顺水,非常顺利。
谁也没有想到,李克、李又安这对和蔼可亲的美国老师是二名美国海军情报署的“雌雄间谍”呢?
但是,在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厦门、海南岛、舟山群岛等战役的结束,解放军基本结束了蒋介石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到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面对美帝国主义将战火在朝鲜半岛点燃,咱们伟人果断决策,举全国之力进行抗美援朝。
上百万解放军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全国亿万人民自上而下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克、李又安夫妻作为美国人,他们明显感觉到中国人看他们二人时眼神都不太对劲,含有一种强烈的愤怒。
在举国抗美援朝的大局势下,他们不仅感觉到收集情报有些困难,而且往后的日子也恐怕不好过,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1950年的11月3日,李克对自己的妻子李又安说:“我们是时候该回国了。”
两个人经过商议,决定回到美国,摆脱目前的险境。
夫妻二人很快收拾起自己的行李,并到北京市公安局办理离境许可。
在签完离境许可表之后,两人又回到清华大学等候。
然而,他们等了很长时间,离境申请却一直石沉大海,久久没有回音。接着他们又等了一段时间,结果还是没有结果。
这时候,两个人就有点沉不住气了。
这期间,李克一改往日和蔼可亲的形象,在和一名学生发生激烈争吵之时,他大声骂道:“你们共产主义的信仰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这不过是一种谎言罢了。”
说完这句话,尽管李克很后悔,但却暴露出他美帝的真面目。
大约四个月后,北京市公安局打来电话,李克以为是自己离境申请被批准下来了,内心一阵高兴。
但当他拿起电话之后,北京市公安局的警察明确告诉他,他们夫妻二人的离境申请被拒绝了。
李克顿时感受到一种空前的恐惧,他隐隐约约感觉到中国公安开始怀疑他们夫妻二人的身份?难道是自己的间谍身份泄露了吗?
就这样,李克、李又安夫妻又在极度心慌的情况下度过了几个月时间。
1951年7月,鞋子终于落地了。
北京市公安局在掌握了大量确凿证据后,来到清华大学,对李克、李又安夫妻实施了逮捕。
那么,李克、李又安这对间谍夫妻最终落网,是谁在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他们夫妻二人都收集整理了那些情报?
接下来咱们一起聊聊这两个问题。
原来,李克、李又安夫妻为美国海军情报署收集情报的情报源,主要是当时清华、北京大学的一名著名老师。
比如钱钟书老先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钱钟书从上海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任教,同时负责清华外文系研究工作。
当时张奚若、周培源、吴晗、金岳霖、温德等人都在清华任教。
作为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的讲师,李克、李又安自然和钱钟书、温德等教授有所认识。
因为和这些著名老师交往频繁,李克、李又安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李克、李又安夫妻从事间谍活动被发现,跟英某诚有很大的关系。

英某诚就是英达的老爸。
当时英若诚表面上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但他的另一个身份却是一名红色特工。
英若诚当时也是李克、李又安夫妻的学生之一。
当时英若诚只有22岁。
由于李克、李又安夫妻经常邀请一些著名学者聚会,频率太高,又加上他们是美国人,所以公安人员很快将视线聚焦在他们身上。
为了能获得他们夫妻二人从事间谍活动的证据,公安部门正式启用英若诚,让他协助调查李克、李又安夫妻。
英若诚得到上级命令之后,便开始展开工作。
虽然他年纪轻轻,但胆识过人。
他也学着自己的老师李克、李又安夫妻,经常邀请清华大学的一些外国人搞起了各种聚会,各种沙龙。
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会留意每个老外的发言、神情举止,趁机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情报和信息。
然后,把他了解到了信息和情报进行整理,写成报告提交给上级领导。
李克、李又安夫妻并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被北京市公安局给盯上了,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学生英若诚早已在暗地里将他们两人的一举一动报告给上级。
而他们却依旧像往常一样,继续收集情报。
当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他们想到再不回国,可能自己的间谍身份就会暴露。
于是,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离境申请,却没有想到最后不但没有等到离境申请,还被北京市公安局的侦查人员给抓了起来。
那么李克、李又安夫妻被以间谍罪逮捕之后,他们对自己所犯的罪行认罪态度如何呢?
接下来咱们继续聊聊这个问题。
李克、李又安夫妻被逮捕之后,北京市公安局随即就对二人开始了审讯。
侦讯处预审员齐超在审讯李克夫妻二人时,李克百般抵赖,他假装无辜,一再强调自己只是普通的来华教授罢了,完全与美国情报部门不认识。
面对百般抵赖的李克,审讯人员对两人实施了背对背审讯,把他们夫妻二人分开单独审讯。
在随后的十多天审讯过程中。李克的妻子李又安很快交代了自己是间谍的事实。
但是,李克却不怎么配合审讯人员的审讯。
预审员齐超耐心的开导和劝说李克,不断向他说明我国“主动交代,宽大处理”的政策。
不久,李克的态度有所松动,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他得知妻子李又安已经全部供认之后,李克最后的防线终于被摧毁了,他一五一十的向审讯人员供认了自己是美国海军情报署间谍的事实。
正当北京公安为李克终于认罪而高兴时,突然传来的消息却差点令警方的成果毁于一旦。
李克中毒了!
原来在李克交代完自己是美国间谍的当天晚上,当李克审讯完毕回到自己的房间后,他习惯性地拿起桌子上的四块饼干和两块巧克力吃了起来。
突然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值班的医生判断可能是食物中毒后,警方立刻将李克送到了北京市公安医院进行抢救。
后来经过北京公安侦查,才知道是境外间谍机构给李克下毒,他们想要杀人灭口。
这起下毒事件发生后,李克的心理防线彻底破灭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冒着生命危险给美国海军情报署工作,但最终却差点被情报署杀人灭口。
于是,他决定供出一切,彻底与美国海军情报署决裂。
李克对齐超说:“我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我是犯了罪,对不起中国人民,美国政府派我来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是对中国的侵略。”
之后,李克被关进北京的草岚子胡同监狱进行思想改造。
1953 年圣诞节前夕,李克的妹妹李丽莎从大洋彼岸来到北京专程来看望她的哥哥嫂子。
齐超等人根据有关政策,热情地接待了她。
李丽莎见到哥哥和嫂嫂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又听了关于他俩在中国监狱里的经历和感受,非常高兴,又非常惊奇。
她说道:“新中国通过劳动来改造犯人,世界各国是没有的,值得各国仿效”。
李丽莎见到齐超,对中国政府给予哥哥嫂子的人道主义待遇表示感谢,对监所里的制度、卫生均表示满意,并诙谐地说:“将来我如果犯了罪,也到中国服刑!”
之后,李丽莎突然向齐超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她说:“这次来中国,希望能见到总理!”
总理得知此事后,委托时任卫生部长、中国红十字协会会长的李德全以红十字协会会长的身份接见了她。
1955年9月11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李克、李又安两个美国间谍案进行了公开审判。
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公开对美国间谍进行审判。
法庭判处李克有期徒刑6年,李又安4年零6个月,他们的罪名是“替美国在共产党中国进行间谍活动”。
不过因二人认罪态度较好,有立功表现,即日起提前释放,并限三天离境。
或许有人会认为,就这样放了这两个美国间谍是否过于便宜他们了。
其实,一方面是这两人从事间谍活动所造成的危害性不算太严重;另一方面是他们思想在经过改造后,已经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所以本着宽大为怀,并给其他顽固分子一个示范性作用,因此并没有对李克、李又安夫妻进行太严重的惩处。
另外,对李克、李又安夫妻从宽处理的背后,还有咱们总理的影子。
当时国际冷战思潮抬头,美国国内又一度笼罩着麦卡锡主义的阴云,有些学者、侨民、留学生等等,都身不由己的深受影响。
总理对当时的事实判断很清楚,所以认为李克、李又安在某些程度也是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再加上二人认罪悔罪,且有立功表现,所以就宽大处理了。
当这对间谍夫妻被释放后,有美国记者急忙前往采访,他们认为,李又安一定会说出“反共”语录。
可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李又安不仅承认了她有“间谍”行为,还深深地悔恨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更多的记者满怀希望而来,又失望离去。
一名不甘心的美国女记者甚至对她说:“真奇怪,你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个共产党员,为何如此替共产党说话?”
甚至,李又安在美国的母亲接受采访时也称,女儿一定病得很厉害,到美国后需要住院治疗。
一位精神病专家也赶来,看李又安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只有李又安明白,做错事就得认错。
后来,这对夫妻还特意写了一本书忏悔自己间谍罪行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两个美国间谍的自述》。
1983年夏天,中美汉语教师在北京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会,目的是推广汉语教学,促进汉语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美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就是李又安教授,她的身份美国马里兰大学东方语言系的系主任。

1986年夏天,李又安和她的丈夫李克又一次来到了中国,住在香山蒙养园。
两人想起年轻时在清华大学发生的事情,对中方陪同人员说,他们被关押时,关押人员始终对她们很好。
李又安说在她的心里,一直把中国看做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希望以后每年都能来中国一次,都能回来看看中国的变化。
1994年,李又安在美国去世,享年75岁。
—谢谢大家—
·END·
大秦之歌∣在史海里徜徉
公众号:daqinzhifeng1018
洞见 · 价值 · 有趣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大秦之歌》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15117058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