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巨来点评印作手稿
相关推荐
-
当代最后一位评弹名家陈希安走了:他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足有一尺多高
中国戏曲界痛失一位大家.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发出讣告,评弹名家陈希安于10月24日凌晨于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92岁.作为上海评弹团初代"十八艺人"中硕果仅存的一位,老 ...
-
陈巨来的刻印手稿
@篆刻微刻 陈巨来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1924年,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赵先生指导他认真以<十钟山房印举>为本,学习汉印.1926年,又由叔孺老师介绍得识于名画家.鉴赏家吴湖 ...
-
经典·中国水彩 | 如果时光能倒流,画中的景色我想再走一遍
今日推荐 | 第204期 潘思同,广东省新会市人 是我国早期著名水彩画家之一 原浙江美院教授 上海美专教授 他192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科,至1925年毕业.1923年与陈秋草.方雪鸪在上海 ...
-
陈巨来点评印作手稿,“肥”“瘦”还可以这样用!
陈巨来(1905-1984),名斝,字巨来,以字行,号塙斋.安持,晚号瞢叟,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赵叔孺弟子.擅书法,尤精于篆刻,刻印功力深厚,工致典雅. 一生治印不下三万方."元朱文& ...
-
陈巨来|新见!100多方印作,20多方原石首次出版,必收!
陈巨神,粉丝多, 被他圈儿粉了的张大千.吴湖帆等大藏家,还有陈巨来他们自己家等藏陈巨来的几家大户,家底儿都要被我们翻个底儿掉了!高清的印石照片拿在手上细细咂摸,那叫一个美滋滋呀~~ 可巨神当年治印, ...
-
吴昌硕、齐白石、陈巨来……对比欣赏名家印作,看看你喜欢谁的作品?
@篆刻微刻 篆刻微刻小编整理汇集了一些篆刻大家的作品,这里有吴昌硕.胡匊邻,黄牧甫.齐白石.陈巨来.赵叔孺.王福庵.韩登安.吴朴堂等名家的篆刻作品,放在一起欣赏,一饱眼福的同时,看看你更喜欢谁的作品呢 ...
-
吴昌硕点评王个簃印作,言简意深!
印谱印人印讯 王个簃是篆刻大师吴昌硕的入室弟子,但目前网上流传的吴昌硕给王个簃批改印稿的"作业图"并不是王个簃拜师之后的作品,而是王个簃自行学篆刻刻成印稿之后,由诸宗元带去让吴昌硕 ...
-
《飞鸿堂印谱》,用时三十年,印作3500余方
这本印谱是由清朝著名金石学家汪启淑精心辑录家藏古铜印以及当时一百数十家印人篆刻而成. 收录极为谨慎,每印皆是汪启淑与诸位同行经过多番商榷所选,编辑印谱时间前后约有三十多年,共收录印数约为三千五百方,为 ...
-
稀世印存,明清代表篆刻家精品印作
<明清名人刻印汇存>,是丁丑劫余之后,仅次与<丁丑劫余印存>的大部头. 整部印谱共计十二卷,汇辑了明清四百多年来260位篆刻名家包括文徵明.文彭以来,丁敬.黄易.蒋仁.奚冈.邓 ...
-
韩登安篆刻创作的风格发展及其演变,多印作对比分析及举例
以<韩登安印存>.<西泠印社胜迹留痕>与<毛主席诗词刻石>三本印谱及<未发表私人收藏的韩登安篆刻作品>为主.为了能够较清晰地掌握韩登安篆刻创作的风格发展 ...
-
赵之谦印作边款对汉画像的借鉴
汉画像石是墓室与阙.祠堂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其既是一种雕刻,也有绘画的色彩,在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创作技巧与风格特色,从古至今一直被篆刻家所借鉴.以赵之谦为例,略谈其印作边款对汉画像的借 ...
-
《其安易持—陈巨来先生归里展暨陈巨来流派印风邀请展 》展品构成
陈巨来的治印生涯长达六十年,据他自述一生刻印达三万方,这在篆刻史上也是少有的高产. 他从赵撝叔.黄牧甫入手,此后取法汪关及秦汉古印,对宋元名迹上的收藏印也格外留心,悟得元朱文要窍.乃师叔孺先生许其&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