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吾通脉法(四)

长脉:主病,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说明: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行畅通,气血都无亏损是健康人的脉象,所谓“长则气治”。若肝阳有余,阳盛内热,则脉象长而弦硬,凡长而有兼脉,多是病脉。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长脉不干大小,迢迢自若,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

、1.左寸脉长,主心火过旺,常见心中烦闷失眠多梦。

2.左关脉长,主肝气有余,胸胁胀满疼痛,多肝气横逆,胃失和凉时则出现呃逆嗳气。

3.左尺脉长,多见于下焦寒气随冲脉上逆,少腹攻冲作痛之本豚症。

4.右寸脉长,主肺气壅盛不通,出现胸满气瘪或者见咳喘疾患。

5.右关脉长,主脾气瘀滞,胃失和降,故而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呃逆为患。

6.当右尺出现长脉时是为胃气充沛,身体健康不作病脉,所谓“长则气治”。

长脉在临床辨证时主要分辨平脉之长与病脉之长。长而和缓柔匀是有胃气之脉,为无病之平脉。凡脉长而醒满则为病脉,多主阳热炽盛,气逆火亢,常见于癫痫奔豚痰浊等症。其兼脉的主病是长而滑为痰火壅盛,长而弦为肝气过旺,长而牢多主积聚。

短脉:首尾俱短,不能满布。短脉不及本位,应指而回,不能满部。

1.左寸见短脉主心气虚弱心悸气短失眠自汗。

2.左关脉短主肝气郁结,气郁不畅则胁肋胀痛满闷不舒善太息精神沉默不欲饮食。

3.左尺脉短多见于寒气郁滞的小腹疼痛,若系妇女则多见月经淋漓不断是肾虚不能固摄。

4.右寸短主肺气虚弱常有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周身乏力自汗出。

5.右关短主脾虚气滞,胃失和降,故多有纳呆脘闷嗳气呃逆之证。

6.右尺短主命门火衰,阳痿不举,滑精早泄形寒肢冷。

短脉主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说明:短脉是指脉来觉短常度气虚不足无力鼓励血行,故脉短而无力,所谓短则气病。也有因气郁血瘀或者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短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论。应注意脉之有力无力。

洪脉;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1左寸脉洪是心盛,目赤口疮头痛症。

2.左关脉盛是肝经邪热,灼伤肝阴。络脉失其濡养,而致遍身疼痛烦躁易怒。

3.左尺洪为膀胱有热,因而小便淋漓酸痛不爽,甚则出现尿血。

4.右寸脉洪,主热邪壅肺,多因外感温热之邪或者风寒犯肺,郁而化热,使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鼻粗口燥咽干等症。

5.右关脉洪主胃火燔炽,常有恶心呕吐齿印肿痛便秘口渴。

6.右尺洪大肠有热,症见大便秘结,热邪阻络则便血腹痛。

说明: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者虚痨失血久泻等病症,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之危候。

大脉:脉体阔达,但无汹涌之势,这是与洪脉区别要点。脉大主邪盛病进。又主虚。辨邪正的盛衰区别在于大脉的有力无力。

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1.左寸脉微,主心气心血俱不足,故有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若血虚不能上营于脑髓,则头痛而晕。

2.左关脉微主肝阴肝阳俱不足,气血虚衰而出现胸闷气短四肢怕冷拘挛等症。

3.左尺胃多为肾经亏损,阴伤血败的症候。男子则遗精腰酸乏力,女子则崩中下血。

4.右寸微主肺气不足,常有咳嗽气短痰多清稀倦怠懒言畏风形寒等症。

5.右关脉微主脾胃虚寒。

6.当名门火衰,元养下虚时,右尺见微脉。

主病:阳衰少气,元阳下虚时右尺见微脉。说明: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但邪不太深重者尚可救。

(0)

相关推荐

  • 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原标题:千古名方: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泣,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亦补脾气.&quo ...

  • 2021-01-03

    来源  佳明经方日记 我将<三指弹>与<濒湖脉诀>合一,用三指弹的四纲体系识别脉象,用濒湖脉诀的主病决断. 微脉与细脉是不是阴与阳对立? 一般认为微脉与细脉是一类,这是从虚角度 ...

  • 慢性胃炎..呃逆...肝郁气滞型...孙鲁川

    .肝郁惯用方 旋覆花12克(包),青皮9克,郁金.川贝母各6克,陈皮12克,杏仁9克,炒苏子12克,茯苓15克,半夏12克,生麦芽18克,炒莱菔子12克,红花6克.水煎服. 疏肝降肺,和胃化滞. 用于 ...

  • 《六经茶馆诊脉之绝技》肖春宏老师

    一,脾胃居于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胃是气升降之枢.如果脾胃升降病变,那么摸脉如何诊断呢?详述于下: 1,右寸脉大,即是胃气不下降.右寸脉主肺,诊右寸脉为什么能判断出胃气不下降呢?这是因为胃降则心 ...

  • 萧吾通脉法(二)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1.左寸沉为心阳不振,寒饮停胸,故有胸痛胸满. 2.左关沉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伤,寒痰结聚,气血搏击而成妶癖所致的腹痛若是寒郁肝络,影响肝气的舒畅调达,常感胁肋刺痛 3.左 ...

  • 萧吾通脉法(三)

    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病蚕吃叶与滑脉相反, 1心阳虚则胸阳不振,塞阻心脉则血瘀络道失和,出现胸闷心痛时左寸脉多涩而有力:若左寸脉涩而无力,多主心血不足,常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无华. 2.左关脉 ...

  • 萧吾通脉法(五)

    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1.左寸脉微,主心气心血俱不足,故有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若血虚不能上营于脑髓,则头痛而晕. 2.左关脉微主肝阴肝阳俱不足,气血虚衰而出现胸闷气短四肢怕冷拘挛等症. ...

  • 萧吾通脉法(六)

    濡脉:浮而细软,主病,诸虚又主湿. 1.左寸濡主心阳不足,卫气不固以致汗出如珠,气虚血弱心失所养,故怔忡心悸. 2.当肝血不足,血不营筋周身疲困无力,左关往往出现濡脉. 3.左尺濡多主精血亏损,男子则 ...

  • 萧吾通脉法(七)

    缓脉: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1.左寸脉缓心气虚,常见心悸气短,也主风邪外袭项背筋脉拘急不行. 2.肝血虚弱引起的头晕月经涩少或者闭经疾患,左关常见到缓而无力的脉. 3.左尺缓主肾气虚弱,肾虚膀胱不约, ...

  • 萧吾通脉法(八)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1左寸弦主寒邪郁闭,肺阳不宣,引起的胸胁疼痛.若左寸脉服弦者为伤风引起的头痛症. 2.左关为肝胆脉位,左关沉弦或者弦而有力为肝气郁结,气郁不畅故胸胁胀满或者胀痛,时以长出气 ...

  • 萧吾通脉法(九)

    促脉: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厥厥趣徐疾不常. 1.左寸脉促主心火亢盛,多见心胸烦热心悸失眠多梦,盛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 2.左关脉促主肝经淤血积蓄,胁肋刺痛局部灼热. 3.左尺脉促主相火过旺,热逼精 ...

  • 萧吾通脉法(十)

    代脉: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代脉主要反映脏气衰微,充阳不足的疾患,如心气虚弱的心悸怔忡气短和中气不足脾肾阳虚的呕吐泄泻,这些虚弱慢性疾患严重,需认真治疗,方可挽回危候. ...

  • 萧吾通脉法(十一)

    散脉:散无根至数不齐,主病元气离散.散脉主脏气衰微,气血大虚的症候,久在久病临危时才能见到的一种脉象.当孕妇临产前也可以见到散脉是气血不足之故. 1左寸脉散主心气不足,心阳亏耗的心悸怔忡恍惚等症.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