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于谦手握重兵,为何坐视不理,难道他不知英宗复辟是灾难
相关推荐
-
一场土木堡之变,让好好的兄弟俩变得反目成仇,只因出生在帝王家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明宣宗朱瞻基(朱棣之孙,朱高炽之子)的两个儿子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朱瞻基就这么两个儿子,所以兄弟俩从小就经常在一起玩,关系非常之好.正所谓"皇家骨肉无亲情" ...
-
于谦之死
大圣的小宇宙 第413篇原创文章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文/ 大圣 刚写下这个题目,王建国看见了,大吃一惊:"啊?于谦老师不在了?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 ...
-
“夺门之变”的当晚,手握重兵的于谦为何未反击?
有书君说 纵观历史,政变往往都伴随着军事和暴力,代表着流血和牺牲 但在明朝276年间的统治里,还真的有一次政变,几乎没有流血伤亡,而且还成功了. 它就是,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是指在明朝代宗朱祁钰 ...
-
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时,于谦手握帝国兵权,为何没出手阻止?
文/格瓦拉同志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年仅30岁的明景帝朱祁钰一病不起,眼看着离鬼门关越来越近.然而,由于皇帝的独生子朱见济先前已经夭折,而储君之位空虚,一旦明景帝驾崩,江山社稷将陷入无人可以 ...
-
康熙一个被忽略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与“夺嫡”,最后活到78岁
引言 康熙,作为人类历史上在位时间仅次于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君主,他的一生几乎可以用波澜壮阔来概括,康熙所承接的年代恰巧是清朝在中原统治走向繁荣鼎盛的时期,因此,他的作用在历史 ...
-
康熙最聪明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与夺嫡之争,78岁得善终
自古以来,皇位之争就是帝王家永远避免不了的.皇子们从小接受着最优秀的教育,培养了一身为国为民的政治素养,自然寄希望于坐上皇位,实现满怀的理想与抱负. 皇位之争在清朝尤其严重,几百年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九 ...
-
康熙寿命最长的儿子手握重兵从不参与夺嫡,70岁仍然被乾隆重用
古老的谚语说得好:最无情的帝王家.这种说法在清朝康熙九子夺嫡的过程中最为经典,我们也可以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看到这样的画面:康熙沉痛地对他的儿子说出"停尸不顾,束甲相攻&quo ...
-
康熙最聪明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加夺嫡之争,78岁后善终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历代皇子出生高贵,受人尊敬.雍正皇帝一生勤政为民,他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大力地推行民生改革,并且设立了军机处,为百姓做出了非常多有益的事,但是围 ...
-
康熙寿命最长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与夺嫡,70岁依然被乾隆重用
康熙皇帝可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除鳌拜,在位61年,是清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一生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的完整和统一.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是智擒鳌拜,然而在他的晚年却 ...
-
李渊立李建成当太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酿成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手握重兵,是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不想看到的结果,但又不得不让李世民手握重兵.里头的缘故很简单,打鬼就得用钟馗,而李世民,就是那个钟馗! 换句话说,要想让初生的唐帝国获得稳定,李渊就必须让李世民去 ...
-
康熙最聪明的儿子:手握重兵却不参与夺嫡之争,活78岁得善终
九子夺嫡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夺嫡之争,也是历史上结局最惨淡的夺嫡之争,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无论输赢结局都不怎么好.皇太子胤礽经历了两立两废,最后落得个幽禁而死.夺嫡失败的大皇子胤禔.八皇子胤禩也都被圈禁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