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务篇》第十四讲:晋升的误导
上文谈及的的是职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德鲁克告诉我们说:“经理人做的工作,应对企业要达成的目标有助益,对企业的成功有具体、可量化的贡献。经理人的职权宁宽勿窄。企业应透过目标管理而非透过上司管理经理人。”但是,规划管理职务并无公式,但有以下七个常见的陷阱,影响经理人及组织的效益,我们一个个的看过来一、职务范围设定过窄,使得优秀人才无法成长。即使在快速成长的组织中,管理职务设定的范围,也应使经理人直到退休都可以持续发挥。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愈到顶端,职位愈少。通常每十个人中,只有两、三个人有机会升迁。这些人获得更高职衔与更多薪水,但所做的工作常常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组织赋予经理人的工作范围不够宽广,那么他们在短短几年内就已经学会工作上所需的技能,大部分人会开始觉得挫折、无聊、不想工作,呈现在职退休的状态。他们会抗拒改变、排斥创新、拒绝创意,因为任何变化都会危及他们目前的安适状态。愈是意识到自己现在对企业贡献不多,他们的不安全感就会愈深。因此管理职务设定的范畴,应使经理人能够长期成长、学习、发展才能。在组织中,工作范畴拉大并无太大害处,太小的工作范畴对经理人及组织反而像慢性毒药,每个人都会像一个螺丝钉一样,迟早会让企业瘫痪。为经理人规划的管理应该富挑战性,而且他能从自己的表现获得回报。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以升迁做为激励的手段。因为就常理而言,获得升迁的人总是少数,大部分的人是得不到升迁机会的,换言之,以升迁做为唯一的奖励手段,会另绝大多数人绝望的。企业应该让经理人把重点放在管理工作本身带来的成就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下一个(升迁的)工作上。事实上,在企业中,如果以快速升迁做为激励所有人努力工作的手段,到头来,组织里将充斥不满的声音,使企业走入险境。一名快速升迁、但还没到达顶峰的经理人会发现,他的上层主管年纪与他相当,而对方能升到高阶的原因是比自己早进公司,有较佳的升迁机会。如果这名经理人一心期望自己享有和前辈同样的机会,他注定要失望。鼓励快速升迁的组织,将导致年龄结构失衡。企业组织中如果出现年龄结构失衡,不论是过于年轻或过于年长,都会对组织带来重大干扰。管理结构应具备延续性及自我更新的能力,延续性使组织不必在一夕间将所有有经验但年纪老迈的经理人,换上年轻但毫无历练的经理人。组织中要有正常的“管理替换”,新创意及新面孔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年龄相仿的管理阶层常导致危机。如果真要比较,年长的管理阶层可能还是优于年轻的管理阶层。毕竟,他们的危机较早发生,也较快解决。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可以参考拉姆.查兰先生的《领导梯队》,使组织的管理结构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之中。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最后一部《实务篇》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