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出土一另类圆雕玉人:头戴犹太人小圆帽,身上穿着中国肚兜!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肚兜可能是最具民族色彩的衣服之一了。根据历史记载,传统认为肚兜最迟出现于周朝中期,更可能是秦汉时期才出现。然而,殷墟出土的圆雕玉人,身上的衣服或将改写这一历史。

从史料上看,中国肚兜究竟出现于何时,学术界一直还有争议。
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夏姬,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人,一共有九个男人因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左传》在描述她时,提到了这么一句: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通奸 )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三人都把夏姬的贴身内衣穿在里面,在朝廷上互相戏谑 )
这里的“衵服”,有人说是某种内衣,有人说是肚兜。这一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818年,所以有学者指出,肚兜存在至少有2800多年了。
真正详细描述肚兜的是汉朝刘熙(约生于160年左右),他在《释名.释衣服》中记载:“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显然,中国肚兜最迟出现于汉朝。

然而,殷墟出土的圆雕玉人,揭开了这一真相。
自1928年起,考古专家多次对殷墟发掘,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等珍贵文物,震惊海内外。其中,殷墟中还挖出了一批特殊的文物,比如圆雕玉人。经过考古专家整理研究之后,发现这一批圆雕玉人风格在奇怪之余,又改写了中国历史。
说奇怪,主要是因为不少圆雕玉人有以色列风格,比如头戴犹太人特有的“基帕”小圆帽,穿着穿燕尾披风等,难道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犹太人来到了中国,中西方就开始了交流?商朝人又为何接受了犹太文化?关于这一点,如今没有确切的答案!
更让专家惊喜的是,其中一款圆雕玉人,打扮的极为另类:头戴犹太“基帕”小圆帽,身上穿着中国肚兜,将中西方衣着打扮融为一体。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人这么打扮,会不会很吸引眼球?
显然,出土的这一件文物,证明了早在商朝时期,中国肚兜就已经出现了。

其实,根据殷墟出土的众多文物中,还证明了一件事:自商代起,中国人的服饰样式开始定型巩固。到了周朝,在周礼的确定之下,正式确定了中国服饰,影响后世近3000多年。
比如孔子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不是管仲,我们可能就要“发左衽”了,指出右衽才是华夏人穿衣习惯,左衽的是野蛮人。这一点在殷墟中就有所发现,殷墟出土了一件残缺了一半的白色大理石跪坐人像,石人身穿一件窄衣袖、大宽领的短上衣,衣襟就是向右面交掩。显然,这种右衽的习俗早在商朝时就形成了。
殷墟墓葬中,出土的玉、石、陶、青铜等不同材料制成的人俑身上,大多都穿着衣服。从这些衣服上,既能看到社会地位的不同,也可以看到当时的衣服样式。其中,一些贵族的衣服样式,以今天眼光来看,也显得极为新潮。
商代贵族阶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衣服,有衣、裳、鞋、帽等,而广大贫民与奴隶则与此相反,他们衣着简陋甚至赤身裸体,这些都可以从出土文物中看到真实的证据。
对于商朝衣服,学者李来玉做出这一总结。在同一时期,世界上很多人类还茹毛饮血,根本谈不上穿衣打扮,更遑论有一整套完整的衣服。总之,商代对于汉服的发展,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因此出现肚兜也并不让人奇怪。

关于肚兜起源,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混沌初开。漫天洪水过后,人类几乎死绝,伏羲和女娲兄妹通婚,生儿育女,为了遮羞而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
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但背后却未必空穴来风。至少,从殷墟中发现的成熟肚兜样式来看,中国发明肚兜的历史,应该还要前推。另外,别小看肚兜,如今看起来不起眼的肚兜,甚至被很多人鄙视的肚兜,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件真正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