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子刊:生酮饮食竟会促进PD-L1降解!科学家发现生酮增强免疫治疗效果的分子机制丨科学大发现
相关推荐
-
综述 | Cell Death Dis.:癌细胞代谢重编程:免疫治疗反应的关键
编译:胜寒,编辑:Emma.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通过靶向肿瘤微环境以刺激抗肿瘤免疫力,免疫疗法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方法.然而,许多患者在最初接受治疗的时候没有效果或后期发展为继发性 ...
-
陈根:生酮饮食,如何助理癌症免疫治疗
文/陈根 生酮饮食,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减肥以及健身爱好者们来说,早已不陌生.生酮饮食之所以被称为"生酮",是因为人体在饥饿状态下,会从葡萄糖供能模式转换到酮体供能模式.酮体是β羟基 ...
-
杨建新点评 | PD-1:功名在手,仍有余香
PD-1(CD279)是活化T细胞中的一种抑制性受体,通过与配体PD-L1和PD-L2结合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同时也发挥了损伤抗肿瘤免疫的作用.靶向PD-1或其配体的阻断性抗体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免疫治疗 ...
-
双免疫单抗联用 疗效显著副作用不小
2018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了PD-1和CTLA-4这两个分子的发现者. 肿瘤细胞在人体,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扑杀,靠的是免疫逃逸机制,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力图阻断逃逸的信号通路,重新唤醒被肿瘤细胞催眠的免 ...
-
《细胞·代谢》:肌酸竟会促进癌症转移!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肌酸促进癌症转移机制丨科学大发现
提起肌酸,热爱健身的朋友一定不陌生. 从文章的标题上,大家肯定已经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关于肌酸的坏消息. 近日,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卜鹏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陈纲,以及中科院 ...
-
《自然》:催眠肿瘤细胞,抑制肿瘤转移!科学家揭示NK细胞维持肿瘤细胞休眠和唤醒的机制丨科学大发现
在为大家介绍肿瘤相关最新研究进展的时候,奇点糕们常常会用到一个形容词:狡猾. 细数肿瘤在进展和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发现,狡猾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它们既能把免疫细胞搅得一团糟,失去抗肿瘤能力,还会提前谋划, ...
-
《科学》子刊:生酮饮食助力无痛戒酒!科学家发现生酮饮食能够缓解戒酒的痛苦戒断症状丨临床大发现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 KD)是当下最热门的饮食方式之一,它是一种高脂肪(占总体能量摄入的70%以上).充足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 其核心原理是,在极度缺乏碳水化合物的情 ...
-
《自然》子刊:科学家首次发现,食物气味及相关嗅觉神经参与调节饮食限制延寿过程丨科学大发现
已经有研究表明,饮食限制可以延长许多生物的寿命,并减少与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进展[1, 2]. 很多科学家已经从热量的角度对饮食限制延长寿命的机制做出了解释.然而你可曾想过,或许食物散发的气味与寿命 ...
-
《细胞》子刊:破解ω-3/6杀死癌细胞之谜!科学家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诱导癌细胞铁死亡丨科学大发现...
通过能量限制饮食和特殊氨基酸限制饮食来抑制肿瘤生长,是当前抗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1].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引起机体的不良后果,如体重下降.疲劳.虚弱[2]. 因此,通过补充特定营养元素,而非限制饮食的干 ...
-
《自然》子刊:啵~~你的毛囊干细胞它跑路了!科学家发现秃头新原因,毛囊干细胞竟会悄悄逃走丨科学大发现...
前段时间看了个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发际线告危)的克拉克森和年轻农夫小伙的一段对话给我笑坏了. 然后笑着笑着我就沉默了,说得好像谁头发很多一样--(以及这个老头种地的片真的很好看) ...
-
《自然》子刊:抑郁症真是超级复杂!耶鲁科学家分析120万人数据,发现了17个致病基因丨科学大发现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复杂且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全球估计有4.4%的人患有抑郁症.因为很容易复发,所以有些患者会长期受到MDD的折磨,最终导致自残甚至自杀等行为. 已有的家系研究表明大约有40%的 ...
-
《科学》子刊:颠覆认知!诺奖得主团队重新定义阿尔茨海默病为双重朊蛋白病,AD治疗或迎来大变革丨科学大发现
给一种疾病定性,是一切的开始.但如果最开始这一步就出问题了呢? 阿尔茨海默病再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近期,诺奖得主Stanley B. Prusiner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文[ ...
-
《自然》子刊:颠覆认知!科学家发现,携带最强阿尔茨海默相关基因APOE ε4,竟然与视觉工作记忆能力增强有关丨科学大发现
2021-10-27 00:25·奇点网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第一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已逐渐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AD的发病风险与APOE基因有着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