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西山二经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䳇。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㸲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有兵。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其兽多㸲牛、羚羊。
        〔注释〕 ① 钤(qián)山: 钤,盖章、盖印。山以钤命名,当与“钤”字盖印的字义有关。 ② 浴水: 黄河支流。 ③ 河: 古代黄河的专用名词。当时黄土高原植被茂盛,黄河泥沙也很少,河水颜色并不黄。 ④ 藻玉: 有色彩纹理的玉。 ⑤ 泾水: 发源于宁夏泾源县境内的米缸山。米缸山海拔2942米,属六盘山山脉。 ⑥ 女床: 义不详,或谓即女肠草,可治肠胃病。 ⑦ 石涅: 煤矿石中的石墨,俗称画眉石。 ⑧ 翟(dí): 长尾雉鸡,其尾羽常用于古代仪式舞蹈上。 ⑨ 鸾鸟: 属凤凰一类的瑞鸟。 ⑩ 白豪: 白毛野猪。 ⑪ 凫徯: 由人装扮的战争预警动物标志。或谓是赤膀鸭。 ⑫ 鸟危之山: 顾名思义应当是一座非常高的山。 ⑬ 楮(chǔ): 即构树,树皮可制桑皮纸。 ⑭ 赤水: 此处赤水为黄河上游。 ⑮ 朱厌: 能够预报战争的动物。或谓是白眉长臂猿。 ⑯ 垩: 白色粘土,可用作颜料或涂料,亦可制陶。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四百里,曰厎阳之山,其木多稷、楠、豫章,其兽多犀兕、虎、犳、㸲牛。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㸲牛。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而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 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 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
        〔注释〕 ① 厎阳之山: 厎音纸(zhǐ)。 ② 稷: 水松。 ③ 豫章: 常绿乔木,叶似楸;或谓即樟树。 ④ 犳(zhuó): 豹类。 ⑤ 莱山: 今日祁连山山脉的中段,名为托来山,其主峰即祁连山,海拔5547米,此处的莱山当指托来山。 ⑥ 其鸟多罗罗: 罗罗鸟食人,或类似天葬习俗中的秃鹫。此外,鸟在《山海经》中亦可指哺乳动物,在俗语中亦可指人。荆楚方言、彝族方言称虎为罗罗,《海外北经》亦有罗罗兽“状如虎”的记述。 ⑦ 少牢: 只用羊和猪为祭品的祭祀仪式,其祭祀等级低于太牢。 ⑧ 钤而不糈: 祭品打上印记,不用谷米。 ⑨ 毛采: 杂色毛。
        【鉴赏】 西山二经即西方第二条山脉的考察记录,大体位于西山一经的北面,共记述有17座山,6条河流,6处地望,38处矿物,15处植物,24处动物,其中不乏珍贵的矿物和特殊的动物。该区域有十座山的居民供奉人面马身之神,有七座山的居民供奉人面牛身的飞兽之神。
        本章第1节中,钤山出产的铜矿,如果用于制作印章,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印章和印刷术了;在家畜、家禽或其他器物上,打上部落、氏族或所有者的印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此外,印记也可能具有某种吉祥、神圣的象征意义。第14节皇人山出产的青雄黄是雄黄矿石的一种,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三硫化二砷,燃烧时生白烟或生黄色升华物,在自然界中常见于温泉沉淀物中,亦可由鸡冠石转变而成;雄黄可入药,可制颜料,还可用于制革的脱毛剂,此外它也是炼丹术士最喜爱的原料之一。
        第7节中鹿台山的凫徯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始祖伏羲的发音相同,两者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不过,更可能的是,这个人面雄鸡实际上是人装扮的,当有敌情出现时,他装扮成凫徯鸟的样子,一边飞跑一边大叫“伏击”;后人用鸡毛信表示军情火急,或即源于此。事实上,在上古时期,当人口急剧增加,或者发生天灾变故时,都会导致部落战争;当部落战争演化成世仇之后,小规模的敌对活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战争预警机制,每个部落都要有专人负责侦察敌情、预报敌情;为此,这些敌情预报员装扮成某种常见的动物,亦在情理之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凫徯鸟与信鸽类似,可以传递战争信息。第9节中小次山的朱厌,应当也是一名侦察兵,他化装成猿猴的样子,爬上树梢警惕地望着远方。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即生态环境的变化,或者远方部落的迁徙,会惊动某些动物迁徙到新的地方,它们的出现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战争预警的作用。
        根据《五藏山经》“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由中心向四方”的考察前后次序,西山二经的地理方位应位于西山一经亦即秦岭山脉的北面。具体来说,由于本章第4节的高山是泾水的发源地,因此高山应属于今日的六盘山。据此,位于高山以东的几座山,其方位大体应在今日陕西黄帝陵附近,其居民当属黄帝族。西山二经东部诸山盛产金、银、铜,相传黄帝曾铸铜鼎,或许也采过这些地区的铜矿吧?与此同时,本章第8节鸟危水流入的赤水指黄河上游,第14节皇水流入的赤水亦指黄河上游。与此同时,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的名称当渊源自有,不过恐怕与皇帝无关,而是得名于皇水,亦即今日流经西宁、兰州入黄河的湟水。
        也就是说,西山二经的居民,一部分居住在六盘山、子午岭地区,亦即黄帝陵的附近,另一部分居住在祁连山南麓的湟水流域;前者供奉人面马身之神,后者供奉人面牛身的飞兽之神。由于第7节鹿台山和第9节小次山均出现“见则有兵”的记述,或可表明当时这里曾频发战争;而战争的一方可能是黄帝族及其后裔族群,另一方可能是炎帝族或伏羲族及其后裔族群。因为秦岭北面的宝鸡相传是炎帝族曾经活动过的地方,而天水则是伏羲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0)

相关推荐

  • 山海经西山经中的山川大河 奇禽怪兽 奇草异树(二)

    山海经西山经有四列山系,共七十七座山,延绵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这十七座山中有很多名山,而且中国神话中的一些神.人都有记载,像黄帝,西王母等.我们来介绍下其中的河流,奇禽怪兽,奇草异树,还有山中出现的 ...

  • 《山海经》1:昆仑山并非《山海经》的地理中心 ——附带指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和不周山的地理位置(修)

    <山海经>1:昆仑山并非<山海经>的地理中心 --附带指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和不周山的地理位置 一.没有<山海经>地图,<山海经>就失去了 ...

  • 《山海经》3:山海经中的昆仑

    <山海经>3:山海经中的昆仑 继续看山海经中的昆仑,原因还是在于华夏族的起源问题. 纵横观察中国古籍,哪部古籍记载了华夏来自昆仑巅呢?没有.我在近代史找到北洋国歌,此时中国正积贫积弱.19 ...

  • 《山海经》绘图本5

    鹿台山·凫徯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白豪,即白毛野猪.此处凫徯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初祖伏羲的 ...

  • 【原创 】从山海经谈起(二):金字塔的秘密

    (2018-03-06 21:33:05) 金字塔,堪人类建筑的奇迹中的奇迹.特别是吉萨附近的几座巨大的金字塔,让当今的人们简直无法想象在四五千年前古人是如何建造它们的,以至于有人认为那只可能是高度发 ...

  • 山海经南山经南次二经

    柜山 [原文] 南次二山之首,曰柜(jù)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pǐ)①,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sù)②.有兽焉,其状如豚(zhǒng),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 ...

  • (原创)注:山海经,西山经

    西山(向西发展的去轮回,自私的人,有去白人道的倾向)经华(经多次文明熏陶而发生变化)山之首曰钱来之山(为追求钱(好日子)而去的地方).其上多松(多说坚忍不拔,不改其志的话),其下多洗石(内心不开窍,有 ...

  • 山海经.清光绪二十七年重刊本

    山海经.清光绪二十七年浙江书局重刊本.

  • 山海经,西山经之一,第一列山系“华山山系”

    <西山经>记载的山脉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神话里都可谓是名山. <西山经>的第一座山系就是华山山系,这表明西岳在很早就已经是中土的重要形胜,其中关于用含有矿物质的水给牲畜防疫的知 ...

  • 《山海经》上古十二尸

    僵尸的原产地一直都在中国,只是被别人拍了几部很红的僵尸片,就好像是他们的原创一样.<山海经>里面的僵尸,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些以常理来讲已经没有可能存活的"行尸走肉&qu ...

  • 读《山海经》之十二

      读<山海经>之十二 文/朱长许 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 <山海经>的作者, 莫非走遍了茫茫人世?   <东山经>所述, 我们全然不知. 直到一位博士墨兹, 参 ...

  • 《山海经》山经·西山经原文及翻译

    原文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囗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虫鸟]渠,其状如山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