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成语辨析,扣住关键信息点

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侧重考查对近义成语的辨析理解能力。近义成语,表现为语义相同或相近,但感情色彩、词义轻重、适用对象等有所不同。辨析时,我们可以扣住其细微的不同之处加以辨析。

一、扣住词义看其侧重点、范围、对象、轻重的不同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疫情当前,许多行业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于需要线下客流维持营收的实体书店影响尤甚。于是,实体书店纷纷寻找发展方式。特殊时期,政府也在雪中送炭,采取协调场地减免租金等方法,以解实体书店(   )。而日渐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也让更多人意识到书店是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   )。合力之下,我们看到令人欣喜的复苏迹象。“最美书店”“网红书店”等(   ),不少人愿意花几个小时排长队进行体验,甚至有些书店成为城市特色地标,让游客心甘情愿前去“打卡”。规模各异的特色书店日益增多,成为(   )的文化符号。

A.迫在眉睫   缺一不可 

脱颖而出   唾手可得

B.燃眉之急   不可或缺 

脱颖而出   唾手可得 

C.燃眉之急   不可或缺 

破土而出   触手可及

D.迫在眉睫   缺一不可 

破土而出   触手可及

这几个近似成语,可以通过“看词义”的方法来分析,即抓住近义成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对象的不同、词义的轻重。第一空,这里的“迫在眉睫”是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而“燃眉之急”是指似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后者的程度要比前者要重,根据语境,应填“燃眉之急”。第二空,这里的“缺一不可”是指少一样也不行;而“不可或缺”是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两者侧重点并不一样,根据语境,应填“不可或缺”。第三空,“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而“破土而出”指种子发芽长出地面,引申为新事物刚刚出现。两者的对象是不相同的,根据语境应填“破土而出”。第四空,“唾手可得”比喻极容易得到;“触手可及”形容距离极近。两者语义是不同的。这里应填“触手可及”。故答案为C项。

二、扣住色彩看其感情倾向与语体倾向

有些成语是具有色彩的,包括情感色彩与语体色彩,我们应当扣住成语的色彩来辨析。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