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枝: 放纵的代价 (纪实故事)

(0)

相关推荐

  • 豆瓣9.1,年末催泪最佳,煽情只服韩剧!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韩诗外传> 文丨旧故麻袋 ∨ 看广告时,哪些画面和镜头,会让你内心突然触动? 大多数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其实是为亲情留的,那些我们时常看到泪目的 ...

  • 红楼梦:赵嬷嬷为两个儿子谋职的背后,浸透着人情练达的学问

    赵嬷嬷是贾琏的奶妈,与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身份相当,但若论做人,赵嬷嬷可比李嬷嬷强太多了. 贾琏与王熙凤结婚后,估计赵嬷嬷年龄也不小了,在屋里也没什么差事要可做,于是便告老出去了,但时不时还会进来坐坐. ...

  • 常振华:写给母亲|散文

    陈焕云:爱的奉献|独幕剧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的母亲目不识丁,一生勤扒苦做,克勤克俭,今年已经七十七岁,身体似乎仍然硬硬朗朗.只是,背已微驼,长矮小了. 虽不见母亲才三个月,远在异乡 ...

  • 王夫人有“三宗罪”不可原谅,但她可怜的经历,也让人闻之落泪

    世人多对王夫人诟病,从她包庇贾宝玉,针对金钏儿.晴雯.林黛玉看,确实也有很多问题.甚至作为慈母溺爱孩子,原文虽然落笔不多.但别忘了薛姨妈如何溺爱薛蟠,反衬的就是王夫人如何溺爱贾宝玉. 王夫人的&quo ...

  • 韩雪丽:变化(外一章)|故事

    常振华:梦醒时分,芬芳依旧 文/韩雪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看着婚妙,她犹豫了,嫁还是不嫁. 本来,准婆婆是非常喜欢她的,她是护士,在医院里,第一次见面,准婆婆就喜欢上了她,那时候,准婆婆做个小手 ...

  • 古代亳州孝道故事四则

    商成汤建都于亳,亳州人重于礼文.<汉书>云:"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男子励志读书,女子雅慕节义,历史上亳州人留下了许多孝道故事,刚刚过完母亲节,我们来追思古人,怀念 ...

  • 张玉枝: 隆重的丧礼(纪实故事)

    隆重的丧礼(纪实故事) 张家村的张老太太去世了.这本来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况且张老太享年已经八十五岁,寿终正寝,在农村算得上"喜丧"了,令村民们大开眼界,一饱 ...

  • 张玉枝: 懒人王全(纪实故事)

    懒人王全(纪实故事) 王全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母亲以五十七岁的高龄生下了他,前边生了五个闺女,老来得子,总算儿女双全了,老两口自然对王全疼爱得不得了,放在口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飞了,有什么好吃的全 ...

  • 【爱的迷失 (纪实故事) 】/ 张玉枝

    爱的迷失  (纪实故事) 张玉枝 李芹大学毕业那年刚满二十二岁,应聘到某单位当了一名会计.初来乍到,业务不熟悉,就经常向她的上司刘田科长讨教.此时的刘田正是男人一枝花的年龄,事业有成,业务熟练,很快就 ...

  • 张玉枝:女人,洁身自爱是你的铠甲

    女人,洁身自爱是你的铠甲 我有很长时间没见过丽了,一次逛街时偶然遇见了她,她容貌的变化让我吃了一惊:以前乌黑亮丽的秀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留着男人一样的寸头,头发显然是才长出来不久.曾经那张光彩照人 ...

  • 张玉枝:四月的绿意(组诗)

    四月的绿意 吹一曲柳笛声声 不经意地就丰盈了河流 丰满了山岗 积蓄了一春的绿意 借一场清明雨 把四月浸染得遍体通透 染至翠色欲滴 剪一段莺燕的呢喃 采一串蜂蝶的蜜语 打造成四月的主题歌 覆盖杏粉桃红梨 ...

  • 张玉枝:杏花为酒,桃花为酿,醉美人间四月天

    杏花为酒,桃花为酿,醉美人间四月天 一场润物细无声的霏霏小雨,拉开四月的帷幕,也淋湿了清明节前人们的心情.蜇伏了一冬的荒凉与忧伤,会不会伴随那一缕缕青烟飘散而去,云淡风轻了呢?风是柔的,软的:雨是绿的 ...

  • 张玉枝:夏雨荷风六月中(外一首)

    夏雨荷风六月中 一场细雨牵来阵阵蛙鸣 叩开六月的门扉 一只红蜻蜓吻醒莲花的睡梦 如盘碧叶托举着满池的清香 青山,白云,蓝天以及岸边的杨柳 争相走入秀水的画屏 六月的荷塘是六月的媚眼 善睐鱼儿的欢跃,鸟 ...

  • 张玉枝:夏日田野

    夏日田野 时光流转,不经意间就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倚着季节的门楣,听蝉鸣蛙鼓,闻荷香细细,看草木葱茏夏花灿烂."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侍弄花影的是溶溶月,低徊窗前的是淡 ...

  • 张玉枝:初春(外二首)

    初春 越来越长的白昼 串联起阳光的温度 逐渐融化覆盖了一冬的冰雪 迎春花孤傲地绽放 传播春来的讯息 南风徐徐 次第打开一树树鸟鸣 伫立在河岸的堤柳 垂钓河底的绿意 飘浮在水面上的几只水鸭 追逐嘻闹河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