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谈吴昌硕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强抱篆隶作狂草欣赏

    吴昌硕1923年在上海刊行了自己的诗集<缶庐集>,其中的<跋<何子贞太史书册>>云:"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不能自解何肺腑,安得 ...

  • 金石画派一吴昌硕

    <中国梅家第八十---吴昌硕> 文/梅园水仙(初稿) 当今花鸟画坛,"金石画派"一统天下:山水江湖,"黄黑宾虹"独领风骚. 晚清"金石画派 ...

  • 金鉴才:吴昌硕和西泠印社

    吴昌硕84岁在西泠印社锦带桥上留影 "我觉得西泠印社有一个非常宝贵的传统,就是责任心和牺牲精神.吴昌硕跟西泠印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题目,但也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题目.讲讲很轻松,要去实践起来很沉重 ...

  • 潘天寿谈吴昌硕,道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在二十七岁的那年,到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始和吴昌硕先生认识.那时候,先生的年龄,已近八十了,身体虽稍清瘦,而精神却很充沛,每日上午大概作画,下午大多休息.先生和易近人,喜诙谐,休息的时候,很喜欢有熟 ...

  • 潘天寿聊吴昌硕的故事

    此文为1957年12月在杭州西泠印社举办的吴昌硕纪念会上的发言 我在二十七岁的那年,到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始和吴昌硕先生认识.那时候,先生的年龄,已近八十了,身体虽稍清瘦,而精神却很充沛,每日上午大概 ...

  • 大师的交往,潘天寿谈吴昌硕丨吴昌硕专题

    元旦期间,推出名家专题,收集各方资料,以飨读者. 我在二十七岁的那年,到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始和吴昌硕先生认识.那时候,先生的年龄,已近八十了,身体虽稍清瘦,而精神却很充沛,每日上午大概作画,下午大多 ...

  • 潘天寿、吴昌硕、张大千、黄胄等8位名家画兰,你更喜欢哪幅?

    艺展中国2020-05-15 07:02:00 中国人眼中,兰富而不傲.容古留芳:出淤泥而不染,经岁寒而不凋,清介坚劲之美,更非莲所能比拟,可谓是花中真君子! 这出自深谷的一缕幽香,让中国世代贤达格外 ...

  • 潘天寿 | 忆吴昌硕

            我在二十七岁的那年,到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和吴昌硕先生认识.那时候,先生的年龄已近八十了,身体虽稍清瘦,而精神却很充沛,每日上午作画,下午大多休息.先生平易近人,喜诙谐,休息的时候,很 ...

  • 潘天寿谈国画怎样创新

    国画的创新,确实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难题,我也为此着急. 中国画的创新,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传统下功夫刻苦磨练,另一方面必须搞出新的东西,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个性.下面讲讲创新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 ...

  • 潘天寿 ——谈谈吴昌硕先生

    我在二十七岁的那年,到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始和吴昌硕先生认识.那时候,先生的年龄,已近八十了,身体虽稍清瘦,而精神却很充沛,每日上午大概作画,下午大多休息.先生和易近人,喜诙谐,休息的时候,很喜欢有熟 ...

  • 陆生作:教孩子阅读写作一定要简单,兼谈绘本故事的三种模式

    陆生作:写童话作文的方法"物尽其用" 陆生作:一片叶子怎么构思童话作文 陆生作:作文的"无有无有"模式 陆生作:作文的"三三制"模式 陆生作 ...

  • 潘天寿谈中国画构图之开合

    "开合",又作"开阖".就字义上讲,"开"即开放,"合"即合拢的意思.绘画上的开合与做文章起结一样,一篇文章大致由起承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