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古典的交集,在她笔下完美的呈现

李晶是近年来涌现的国内杰出工笔画家,厚积薄发,展现出泉涌般的创作力。其沉厚的笔法功力、细腻的技巧处理、有所思的人物意蕴,日益受到画家同行、评论界、收藏界、艺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艺术的繁复与简约,得到完美呈现,现代与古典交集在隐微之处,平静的笔法背后是心灵深处的波澜。


李晶:祖籍山东。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当代新工笔人物优秀青年画家。代表作品有《玉生香-1、2》、《花翻蝶梦》、《夏日清风》、《秀色朦胧》等,作品曾被收录在《201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被东京中国文化中心称为“最美艺术家”,曾受邀参加2018微博艺术V影响力峰会获得2018年度十大影响力国画大V。曾参加中国泰山艺术品博览会。

我的工笔感悟-李晶

我作画,承袭古法。因前人之画设色精妙,色泽纯和,笔法沉秀,气韵芳华,其内在的力量无法抗拒;但要“具古以化”,“借古开今”,以今日而言,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化显然与愈益增长的视觉知性不相适宜,加之,求新求变亦是生命之本能,性之所适也。

我偏爱女性绘画,兼作静物。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摄生动质,凝神空照”,皆是阐明主观再造在精神层面赋予客观物象以个性化的审美理想,诸如:思想、情感、气韵与格调,是内在的。

那么,在以空白为底,以线造型,追求平面性以外,兼以西方写实技法融入绘画,虚实有度,以弥补传统程式化的不足,无外乎,亦是主观再造在技法亦或形式层面赋予对象的个性化的视觉体验,是外在的。一内一外,并重双生,常在常新,求异探微,自然之道也。

工笔画,世人皆叹其精微。无外乎,画家敏锐的观察力,高扬的审美理想,娴熟的绘画技巧,丰富的表现能力,浑融贯通使然。细细追寻,不难发现,以空白为底,以线造型,平面性,装饰性,以及借来的写实技巧,构成了现代写实工笔的基础。

以空白为底,几千年未变,不知是否与孔子言及的“绘事后素”的文化伦理相关,暂不深入讨论;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最大特征,只有以空白为底,线的自在与意趣才能最大化的体现,以线造型,如同工笔画这座大厦的机体框架,尤为重要,此为白描、线描独立成科的原因;

平面性与以线造型相辅相成,因有平面性才不会阻碍以线造型的自由,才不会削弱线的价值。以今日而言,融入写实技巧,以面造形,塑造空间感,势必会对以线造型的削弱,须审慎为之,两者如若君子,互谦互让,均不做过度逞强,得失相宜,方可浑然有势,深厚大气。

装饰传统源远流长,已然是一种程式,可谓东方艺术的基因,衣食住行,皆可匿得装饰踪迹。马蒂斯有:“是东方艺术救了我们”,可见装饰性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之巨大。工笔画的这些特质,成就了画作的经典性,是其它画种所未有的。

时至今代,中国新水墨,俨然已成为一面旗帜,在追求自由,多元化表达,笔墨语言,绘画结构、视觉元素等诸多方面,都要重新获得时间的秩序与新生,工笔画如何凝聚新时代的力量,值得审度与考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