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咨询 | 线上咨询的优劣势

说明:音频标题,有个错别字。望谅解。

在“茉域茗香”公众平台里头,线上咨询主要是指个案案主(即孩子身边人与照顾者)经由微信这一通道,向咨询师(即我)寻求帮助,而我在自己的能力范畴,以相应的科学理论做指导来去释疑解惑,并以协商渠道,提供相应的求解对策。在这期间,个案案主自身的积极性是重要的,方案的主导者是个案案主,而不是咨询师本人。咨询师本人在这咨询过程中,只是一个协助者与引导者(这一点很重要)。

那接下来,我便简单聊聊线上咨询与线下咨询各自的优劣势。

以我的工作经验,及自身体验来看,线上咨询存有以下几个优劣势:

1、我能从个案案主的具体情境中抽离出来,保持自身的客观性与清醒度。

咨询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聊天,她是有技巧性的,也有相应的艺术性。其实,咨询师的咨询工作,在很多时候看来,都是很费神的,比体制学校老师的课堂讲学,要艰辛一些。师范毕业的我,曾有去体制授课,再清楚不过其中的点滴差别了。这就好比是说旁人看茶师泡茶,不过就是放茶叶,倒茶水,甚简至易。可同样一款茶,同样一种水,资生茶师却能将其给泡出一壶好茶来,普通百姓却只能是在糟蹋茶叶,余下的更多,不过是在喝水解渴。

据我所知,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具的能力,是有很多的,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技能便是清醒与客观。咨询师是人,一个活生生的极其普通的人儿。普通人在面对他人的困境、艰辛、疼痛、纠结、难过等的时候,都难免地会是有所伤怀。咨询师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咨询师需要从个案案主的疼痛情境中抽离出来,不然,咨询落到最后,可能会成抱怨发泄大会,与大妈日常对话,并无任何的实质性不同。

正因如此,在中国,咨询师是一个收入不菲门槛极高的职业,以我的经验来看,她的高门槛,不亚于西方的建筑师,没有十几二十来年的潜心积蓄,咨询师是很难能成大家的。咨询师若是抽离情境、保持客观的能力,尚且不够,那在寻常的咨询工作中,咨询师都难免地会是跟着个案案主的各等经历,有所伤怀。然,线上咨询因距离远,无需面谈,情绪互染少,恰好能够很好避免咨询师在咨询工作中随境而转,并因此丢了客观,没了清醒这一状况的发生。

2、在咨询中,唯有清醒的咨询师,才能提出中肯而合理的求解方案。虽说人可急中生智,但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静中生慧的。一个咨询师在咨询的工作中,若是被个案案主的情绪所感染,亦或说为个案案主的观察视觉、观察结论等所左右的了,那咨询师是很难能够为个案案主提供良好求解方案的。释疑方案的制定是基于材料收集的客观准确上完成的。

这举例来说吧。在孩子玩玩具的过程中,成人有观察到孩子受不得他人的丁点干扰,只要有谁走了过去,想要碰触他的玩具,那孩子就会哇哇地哭。这在一般的父母(或老师)看来,大概就是孩子过于敏感、不懂分享、甚为自私,等等不一而举。线下对话所给予对方的时间空白,是很少的。倘若我在现场与观察者交流,可能会是需要及时回应案主,而忽略了自己在那当下已受观察者的观察结果影响,并第一时间地去认同对方的观察结果,认为这个孩子就是过于敏感的人儿,不懂分享,甚为自私等等。如此一来,我的决断,也便失却中肯的了。其实,孩子不一定就是我们所认为的,那般的样子。成人的观察认知,不一定对。

作为一个咨询师,在工作之时,我不仅仅是与案主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就那样地,你一言我一语的,但求自在,就完事的了。在咨询初期,我是需要根据个案案主所提供的素材,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提取,并根据相应科学理论做相应评估,乃至于纠正个案案主观察角度的(当面纠正案主观察角度,还可能让对方不甚开心,影响咨询进程)。而这往往会是离不开咨询师自身的清醒与冷静,思维的独立性,认知的自由度,视野的开阔性。

同样的,以“孩子玩玩具不被打扰”为例,孩子在玩玩具时不愿被干扰,站在大人角度来看,孩子就是敏感的了,因这事不算事,不值得去哭。我们要与伙伴合作,要懂得去分享。但孩子不这么认为的。还有就是,儿童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力发展,不是成人想就可以的,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循序渐进中发展起来的,是到了协同合作的生命阶段,他们才会去学着协同合作的。在日常生活里头,把玩玩具之时有伙伴在靠近自身,也许,有些孩子会觉得这没什么的,但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有这样认知与感受的。有些孩子在工作的时候是不爱被打扰,不喜被破坏的,这是他们自身的生命感受。

我们要清楚的是,对于珍重搭建游戏的儿童来说,哪怕一个简单的积木搭建,那都是与成人盖房子一样的重要,是容不得被他人干扰与破坏的。那孩子在玩玩具时,不愿伙伴对其有所靠近,也许更多是在保护自己的成果,不被破坏,但却不懂用其他别的方式来让伙伴知道,就选择了“哭”这婴孩般的原始方式。在这其中,部分三五岁的孩子可能会是伸手去推伙伴。要去相信,对于儿童来说,在尚未学会优雅文明的表达方式之前,“哭”与“推”是很好的交流表达方式。

作为成人,我们倘若对此论断,不够信笃。也许,我们可以蹲下身子来,试着去与孩子做交流,问孩子为何会不爱伙伴靠近玩积木的自己,对方如有碰触自己手中的玩具,自己就会哭。在这其中,我们要鼓励孩子用成人世界的交流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给表达出来,这是给予表达的机会。孩子融入成人世界,学会我们能懂的“语言”这一表达方式,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需要学习的。不论世间的哪一个孩子,不经学习,都很难能够掌握相应的社交能力。

当然,教育不仅仅是了解,我们还要给予及时的帮助。针对前面的情况,我们在倾听孩子内心想法之后,可以以“当面示范”的形式告诉孩子知道,也许,除了“哭”,我们还可“说”,在那当下就告诉伙伴说,[我不喜欢你靠近我,因我在辛苦工作,用心设计,担心你不小心碰倒了它们/请你离我远一点好不好,我在构思作品,你的靠近会影响我的构思]等等。我在陪伴自家孩子的过程中,就经常性地会是状况出现的那个当下,就去给予孩子在我看来,正确的示范。对于低龄儿童来说,成人的示范,是相当重要的教育。

最后便是,从这不难知道,每逢孩子有了问题,出现了状况,生发了哭啼等大小不一的乱象时,大人要懂得先去清空自己的脑袋固有认知,而后便是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去观察孩子的一切大小事儿。经由此径,对于儿童的很多状况,我们也就明了的了。

3、线上咨询更多是文字形式,这能很好避免语音误差。我的主要语言是普通话与客家话,中国其他地方的方言,我是听不懂的呢,加之自己喜欢文字,对文字观察记录的分析,是有一定经验的。那自然地,选择文字式样的线上咨询,是较为适合我个人工作开展的。在我看来,咨询的形式,是有很多的,选择咨询师本人能力匹配的方式,来与个案案主互动,亦是较为适宜的,是能为咨询效果加分的呢。

4、此等咨询形式,对案主要求高。孩子身边人若要找我做咨询,那最起码地得是会中文,能用文字来做相应的观察记录(可语音传送资料),在这期间,不要求个案案主能够提供大家作品的观察文字记录,那最起码是能让我看懂。不然,一次或若干次的昂贵咨询,也便成了语文老师的作文修改的了,这对于个案案主来说,是很亏的呢(你们喜欢拿着观察记录来找我做修改,提高各自的写作水平,那我也是欢喜的呢。)。

不仅如此,在这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更是需要个案案主能够好好地耐下心来,将自己的育儿观察,给一点点地记录下来。没有耐心的观察记录,只是一个简单的不入心的敷衍了事,是会为咨询效果打些折扣的呢。以我的经验来看,将自己的观察给记录下来,这本身就是在打磨自己。育儿是很需要耐心的工作,很多的育儿困惑与麻烦,其实都是耐心不够的必然结果。在这期间,若得庆幸,案主的耐心被打磨出来了,那往后的育儿,也便事半功倍的了。

5、线上咨询缺乏面谈,很难就近观察案主本人语言之外的其他,如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而那往往能够以近乎无声的形式,向我透露语言之外的更多其他信息。人就这样,语言可能会有不真实的某些成分,夹杂其中,但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神态等,不大容易被隐藏。以我的经验来看,育儿的问题,在很多时候看来,并不仅仅是育儿的事儿,还有可能会是夫妻关系、工作事业等的真实显照。即孩子的问题,不一定是在映照孩子自身的状况,而极有可能会是像棱镜那样地,折射出孩子生活所在那个場域的夫妻关系、父母健康、家庭财物等的问题。成人为了面子等,可能会是隐藏育儿问题中最为核心的那个部分,却只与咨询师大谈特谈孩子的各等状况,并盼着咨询师能够帮助自己搞定孩子。可现实是,核心不去,单纯搞定孩子,恐怕会是并无多大实效。

其实,只要成人在咨询中足够坦诚,也很开放,那在咨询中,也许就不需要咨询师来对自己,像狗仔队翻查明星隐私那样地进行各方面的全方位挖掘的了。加之想要改变的信念,足够坚定,那自然地,经由咨询所产生的效果,是能够有相应的可观性的。正因如此,我在平台特别强调,找我咨询时理应具备的重要一点,“交流要实诚,非诚请勿扰”(戳:茉域茗香|教育无权威(内附福利))。

至于线下咨询的优劣势,那就正好是以线上咨询的劣优势,形成很好的互补啦。即线上咨询的优势,几乎可成线下咨询的劣势,线上咨询的劣势,便成线下咨询的优势。较之于线上咨询,线下咨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在面谈之时,咨询师除了收集案主提供的语言信息,还能捕捉那近乎无声的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所传递的某种隐秘信息,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检验语言文字信息真伪的。缺点便是没有一定定力与实力的咨询师,可能会被个案案主的现场情绪等所左右的了,也容易为案主的语言所干扰,以至于失去应有的理性判断,与真伪鉴别。

当然,作为个案案主,我们要去学着理解咨询师。咨询师是个人,活生生的人儿,是一个相当普通的普通人,与我们自己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个案案主具有的某些情绪困惑、育儿纠葛,或其它的人生迷茫,咨询师也会有的。不同的是,咨询师会去研究,探索,深入,精进。研究与深入是咨询师的本职工作。而普通人却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去一门精深,普通人的本职工作是各自的工作与兴趣点。所以说,在咨询结果取得满意效果之后,请个案案主不要过于崇拜咨询师,也不要因咨询师的咨询失误而过于耿耿于怀。在这人世间,是人都会犯错,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何况是极其普通而平凡的,常年接受案主苦水倾倒、与人生阴逼面打交道的咨询师呢。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