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修身之要
相关推荐
-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沅弟·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同治三年九月初三日) [原文] 沅弟左右: 初二日接弟廿九夜信,知弟气已稍畅,痛亦少止,至以为慰. 余于初一日自安庆登舟,行六十里住李阳河.初二阻风,一日未开.初三行九十里住王家套.日日逆风,惟尚可 ...
-
细品慢读|《曾国藩家书》第16期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 ...
-
曾国藩:万事从来贵有恒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在给诸弟的信中说: 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 ...
-
《曾国藩大全集》
. 曾国藩大全集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人生哲理智慧大全集 作者:史立伟 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智库全书,中兴名臣.官场楷模的智慧全集. 初涉虎狼社会的求生智慧,宦海平步青云的圆通哲学. 中国近代 ...
-
40岁前被万人嫌,40岁后收尽人心:曾国藩的“处世心机”,越早知道越好命
◆ ◆ ◆ 阅尽世间万卷书,不如读懂曾国藩. 这是我读完他的1500封家书后,感悟最深的话. 只因曾公的前半生,实在太像每一个在中国人情社会挣扎的普通人了: 他性格内向傲慢,还控制不住情绪,刚到北京做 ...
-
王熙凤、海子和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公考面试真题解析(89)
思想有温度,文章有态度,有疑问请留言 真题回顾 小王做错了事,领导让你代替小王继续开展工作,小王认为是你和领导汇报的他的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 思维点拨 在做这个题目前,我们先讲三个人物故事. 一.机 ...
-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小凡谈历史 2021-02-14 11:13 大家好,我们的小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易·系辞下>说:"刚柔者,立本者也 ...
-
曾国藩的处世交友之道
大家好,我们的阿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朋友之间的影响甚大,所以交友要慎之又慎.<后汉书>说:与善人居,久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
-
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就读《醒世梦语》
经事长志,历事成人.不经事不知事艰,不历事不晓事难.经事越多越聪颖,历事越多越干练.诚如雨后彩虹最鲜艳,霜后腊梅更娇媚. 痴成才,迷入道.痴者专心致志,苦其心志,别无旁鹜.入其里,究其实,悟其奥,故而 ...
-
曾国藩 待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 待人处世之道
-
没事找人借点钱?曾国藩别样处世之道
艺述史官方原创 但凡我们说起圣贤名家,他们的身上必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曾国藩的一生为官为将帅,对待同事和部下,都以一个"诚"字取胜.除此之外呢,曾国藩还有个比较特殊的处世方法, ...
-
曾国藩的处世智慧: 厉害的人都活在当下, 牢记4点真言, 走出焦虑
左宗棠对曾国藩有过这么一段评价: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晚清著名的朝臣,曾国藩的智慧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自小智力平庸,但却在晚 ...
-
曾国藩:以自律修身,学会战胜自己,才有刚毅之气
人生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特质参与其中,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自律. 对于自己有一股狠劲,因为人在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最初就是完善的,一定需要经历了挫折,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