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二十年代的沈阳报刊
相关推荐
-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现代文学之二:五四运动前后时期文学2
中国现代文学之二:五四运动前后时期文学2 1918年,<新青年>编辑部扩大,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人先后参加了编辑工作.以<新青年>为核心 ...
-
80年代的沈阳
80年代的沈阳
-
阎开振:沈从文未入选当怪鲁迅吗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部"总集",<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出版图书公司1935-1936 年出版.)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中,由鲁迅负责编 ...
-
一位老人对上世纪50年代小北门的记忆
于庆荣先生,从小家住盛京城小北门外,50年代在城墙上玩,之后看到古城被拆除.小北门在建国以后的变化牢牢的印记在老人的心中,通过老人的描述,还原了一个五十年代初期沈阳老城在没有拆除时的一个片段,那个时候 ...
-
【每天老照片】-1万-3635-1983年沈阳老照片28幅 80年代的沈阳记忆
1983年沈阳老照片,80年代的沈阳记忆,当年的留学生所拍摄.
-
人物|未完成的刘以鬯:日均万字写手与香港文学泰斗
撰稿:Jay 校对:LIT.CAVE编辑部 配图:Online LIT.CAVE编辑部 香港文学对于我们来说,似乎还很陌生.我一直很敬佩刘以鬯,一是他在文学事业上「独立」的态度,二是创作上不断求「新」 ...
-
赵景深:他因“牛奶路”蒙受污名
可怜织女星, 化为马郎妇. 乌鹊疑不来, 迢迢牛奶路. 鲁迅这首讽刺诗让赵景深大大"成名",落下"遇马发昏,爱牛成性"的诨名,鲁迅还编出一个谱系,即:" ...
-
【沈阳掌故】二十年代的小河沿
作者:崔春昌 小河沿,地处沈阳东南,以莲花湖水著称.清末民初便被辟为游览胜地. 1924年,东三省官银号经营许多附属事业,有粮栈.当铺.烧锅.园林.土地等28处,小河沿一带的土地便是其中的一处.官银号 ...
-
【沈阳掌故】“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的魁星楼
在沈阳市大东区万泉河北岸,曾经有一所长方形的特殊古刹,叫"魁星楼".此楼规模不大,却颇有名气,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一一<星阁晴霞>. 明清之际,许多地方都修建" ...
-
【沈阳掌故】历史湮没了的长宁寺
清初,在盛京声名显赫的长宁寺,今已荡然无存,只能从史籍中稽考了. 据<沈阳县志>记載:长宁寺"--在外攘关外西北五里今沈阳皇姑区西湖街二号),旧称'御花园',顺治十三年(1656 ...
-
【沈阳掌故】法轮寺中的“欢喜佛”
"欢喜佛"是佛教秘宗的护法天神之一,是佛坛上众金刚的领袖;后世将其看作主持男女恋爱之神.在北京雍和宫里,供有数十种姿式多样的欢喜佛,其中较大的一尊是几头一体,汉语名叫"大 ...
-
【沈阳掌故】玛哈噶喇佛楼金佛被盗之谜
位于沈阳北市场附近的实胜寺,院内有座玛哈噶喇佛楼,楼里面曾供有金佛一尊.在国民党时期,实胜寺的达喇感到金佛的安全没有保障,有被偷盗的危险,便决定平时不开佛楼门,如果有人拜佛,达喇嘛拿钥匙现开.不仅如此 ...
-
【沈阳掌故】漫话东岳庙
在道教传说中,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生老病死的神仙.自古以来,上至帝后王公.下至贫民百姓,都要对它顶礼膜拜. 沈阳东岳庙会 沈阳也有"东岳庙",因东庙大帝又名"天齐神& ...
-
【沈阳掌故】五大落子班社
二十年代,东北各大城市都可看到落子戏班的演出.其中警世戏社.洪顺戏社(北孙家班).岐山评戏社(南孙家班).复盛戏社.元顺戏社,被人称为奉天落子五大班社. 警世戏社创建较早,原名永盛合班,1917年改名 ...
-
【沈阳掌故】神秘的“堂子庙”
堂子庙原在大南门里路南.据文献记载,建于清初.庙外红色围墙高筑,庙内苍松翠柏林立两旁.各殿屋顶覆盖着金.橙.黄.绿各色半圆形琉璃瓦,交相辉映.大殿之前,立着神杆,高有丈余.神杆,满语称为"索 ...
-
【沈阳掌故】《女犯》——反抗殖民统治的颂歌
三十年代中期,伴随着席卷全国的抗日浪潮而起于左翼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中,战斗着一位中等身材.长有一双聪慧的大眼睛而充满浪漫气息的年轻人,他就是东北现代作家一一林珏. 林珏原名唐景阳,是中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