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痔疮,这家伙看上去恶心,效果确实好!清代太医院最喜欢

本文理论依据:《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十人九病的痔疮。

痔疮这个病,无论是从发病部位来说,还是从外观上看,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堂堂正正拿出来讨论。其实大可不必。在我们祖国传统医学的浩瀚海洋中,历来不乏对痔疮一病的治疗探索。其中有很多办法,是值得借鉴的。

其中,清代太医院就有一张不错的验方。

这张验方,被记载于《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一书里,这部书是清代太医院里面的处方集。此方取材别具一格,这就是利用蚯蚓。

准备蚯蚓,用阴阳瓦焙黄干,研细末,每次用三钱,黄酒服下就可以了。什么是焙干?焙干指的是利用容器,用小火使药材去除潮气而不失去药效的一种烘干方法。为什么用瓦片?因为铁器容易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那么,我们为什么用蚯蚓呢?原来,蚯蚓,又称地龙,性味咸寒,善于清热、平肝、止喘和通络。人们观察,这蚯蚓在土地里钻来钻去,令淤泥变得松软,那势必具有活血之性,可以让气血变得通畅。于是,中医认为它可以活血通络。而痔疮的形成,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认为和气滞血瘀有关系。所以,用这地龙,是可以治疗痔疮的。

这样的想法被证实是十分可行的。无论是清代的《益世经验良方》,还是近代的医学肛肠疾病治疗经验著作,都有关于地龙治疗痔疮的记载,可见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上面用黄酒送服地龙的方法外,我们再向您介绍一张更为容易操作的食疗方,也是利用蚯蚓。

准备蚯蚓15克,焙干成黄黑色,研成细末,然后准备荞麦面100克,用清水调匀,做饺子皮,用地龙做馅,来包饺子。一次吃7到10个。每日一次。不严重的,一次可以见效。严重的2到3次效果明显。

这里为什么用荞麦呢?因为荞麦可以健脾除湿清热,对于痔疮的湿热蕴结的病因,是十分贴切的。可见,这个办法,也是合乎医理的。

好了。关于用蚯蚓来治疗痔疮的事情,就为您说这么多。看官有何高见?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