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超的麦苗不赖

即将要过去的这个冬季和将要到来的这个春季,总的气候形势表现的有些“不一般”。

首先是本年度元月上中旬,发生了较常年明显偏低的“冷冬”现象,而后是一月下旬到到二月上旬以来还在持续的“暖冬”……气温的起伏变化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过山车——大起大落和大落打起!

天气如此之折腾,我们开始担心生长在地里的小麦了。

它们究竟受得了?还是受不了呢?

我的解答是,有些品种肯定受不了,而有些品种肯定是没事儿!

受不了的品种,也并非全是因为“冷冬”给冻着了。被“冷冬”冻着了的品种肯定是有,因为那一阵子气温的确够低!但扛住冻,而扛不住接下来“暖冬”,和“暖冬”带来的土壤及气候干旱的品种会不在少数。它们有些开始疯长了,有些想要疯长,但没有充足水分供应而不长、甚至还会有弯回去的可能。

另外,如此的“暖冬”,也给春季倒春寒发生做了一个铺垫……总之,气候如此的折腾,对小麦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在此我们敢将“凶多吉少”这个不吉利的词用在这里了。

看来啊,端牢我们的“饭碗”,并不容易。

——

我说的“有些品种肯定是没事儿!”是有理由的。其理由就是今早阿超儿发给我的信息、加它们(郑州)地里某些麦苗的照片(如下图)。

我说“阿超儿的麦苗不赖”,是我看过麦苗照片,给阿超儿回复的理由:麦苗色深,分蘖多,不旺长,抓地牢和没有明显的干叶现象。

较早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麦苗或幼苗表现与后期表现有“不大相关”的博文。近些年,我不那样认为了。而我逐渐的发现,麦苗或幼苗的表现与后期表现有太多的相关。好的或不赖的麦苗,其不仅抗冻、其也抗旱和较耐“暖冬”。

就如同上边照片中的麦苗,这样的颜色就是抗冻的颜色;这样的颜色、这样较细较小的叶片,它们同时有也较抗旱和较耐高温的表现;这样的长相,绝不会遇高温疯长;不疯长,就不会发生冬季冻害和被春季倒春寒伤害!

另外,这样的麦苗由于现在不疯长(麦苗不高),我们就可以断定,其不是高杆类型,其成株是会有较矮茎秆的表现;这样多的分蘖,假如茎秆不高,其分蘖成穗就不会太少……这是拿到“丰相”的关键!

再者,我们看单行麦苗能有这样“扳平”的表现时就说明,其个体间、群体内的竞争优势差、和谐性强。在这里,这个“差”和这个“强”都是好事儿,它可以持续的表现到后期,表现到整体的一致性和整体麦田的“扳平”,于是“豆打长秸麦打齐”就有了着落。

民间又有一句“七岁看小,八岁看老”的俗话,我觉得有道理,这个道理同样也可以用在我们看小麦麦苗或幼苗上——没有一定的基础表现,好品种的表现何来?

当我们有了这样上述麦苗表现时,“冷冬”何惧?“暖冬”又咋样?

所以,我觉得,端牢“饭碗”,应该向阿超儿学习,从麦苗抓起看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