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飞轮动了

如果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做什么?

开国伟人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花了2小时50分钟来读书。

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学到老,活到老。

终身学习的概念大家已经听过很多。

今天咱们聊聊,抛开无法掌控的投胎技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明明小时候的考题跟人生诸多难题相比都不值一提,为什么当年第一名的背影显得这么遥不可及?

答案取决于两个事物发展的规律:万事开头难和量变产生质变。

打基础的时候,过程枯燥无味需要接受新事物,并且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这一过程阻挡了大部分人;量变累积产生质变是哲学理论,同样适用于个人成长,当知识累积达到一定程度,认知产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自我蜕变,这个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开。

学习是这样,企业发展也是这样,所以那些大型公司的成长速度往往会更快。

保险行业里也有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学生。

如今,它在医疗健康上的布局已经走到了人们的想象之外。

从中国平安的一季度财报来看,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健。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

其中保险主业持续向好,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4%,产险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5.2%。

保险主业的增长原因有很多:

一是代理人团队素质的提升,在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代理人总数零增长,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整体代理人的素质。

二是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年金产品和寿险的推广力度等,成功抓住了老龄化趋势和新中产崛起机遇。

这些几乎所有保险企业都在做,平安作为行业龙头,做得更好一些。2019年初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就提出要全面进行数据化经营,即提高数据共享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经营管理的“先知、先觉、先行”,这两年数据化运营实施后带来的提速增效成果开始在业绩中显现。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就是平安全部的着力点,围绕着数据化经营,平安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

平安不一样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地方,是其在医疗健康生态圈上的爆发。

这个是平安重点打造的业务板块,同时也是“有温度的金融”最直接的体现,为了构建这个生态圈,平安付出了近十年的努力。

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个人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是看病全流程革命式的创新。

这个流程的第一步是平安好医生App(现更名为平安健康App)提供的在线看病服务。

我们可以把平安好医生看作是一家开在互联网上的医院。

实际上,平安好医生不仅有涵盖3000种疾病知识图谱的AI医生,还有超过1800多位驻司医生,先后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互联网眼科专科中心、互联网肿瘤专科等专科中心。

经过医生线上诊断后,平安好医生可以为病人提供药物治疗方案,而且可以通过平安好医生线上医保买药,一小时到家,比外卖平台上的药店靠谱很多。

在疫情期间,平安好医生AI系统已经为11.1亿人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对于无法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或者需要进一步检查的病症,平安好医生会引导病人进行线下就医。

线下医院也是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头戏。

在这一环节,平安智慧医疗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平安的医生AI助手“AskBob医生站'斩获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世界级奖项,在心血管诊疗方面的专业度可以媲美三级医院住院医生水平。

平安的OCT智能眼部筛查系统,可以在3分钟内完成检查,并获得智能筛查报告。

“AskBob医生站”联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发的鼻咽癌AI风险预测系统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预测患者5年内的鼻咽癌病情恶化风险。

通过与全球领先的医学健康企业、知名三甲医院等机构展开合作,平安智慧医疗还开发出了覆盖3000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模型及30多种全科常见病的用药推荐模型。

截至2021年3月末,平安智慧医疗已经累计覆盖161个城市,赋能超3.7万家医疗机构,惠及约75万名医生。

在诊断之后,治疗之前,病人还要解决的是医药费支付问题。

这里平安医保科技提供的智慧医保解决方案,实现医保和商业保险协同支付。

让病人的看病成本最小化,让医院的管理成本最小化。

以上是病人最能直接体验的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在辅助医生之外,平安智慧医疗还承担着帮助政府部门实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医保支付制度智能化改革等重要任务,为此平安与各地医保局开展紧密合作。2021年第一季度,平安新中标了7个省级医保平台建设工程项目。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不太理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平安是全牌照金融服务集团,为什么会把医疗健康生态作为核心战略来搞。

平安有一个口号,叫“有温度的金融”,我的理解是平安的金融服务以后会更加侧重于用户需求服务,群众需要什么,平安就提供什么金融服务。

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再来看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就很清晰了。

亚马逊贝佐斯有一个飞轮理论,即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实现各个业务环节的互相推动。

这个飞轮有个特点,就是刚开始转时特别费力,但是当飞轮转动起来的时候,会越来越省力,同时增长也就越来越快。

对于平安来说,医疗健康生态圈可以让平安更清晰地了解大众和个人的健康趋势,同时带来保险等金融服务流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增长可以为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更多研发资金,给医院和病人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好的使用体验可以为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流量,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飞轮。

通过这个飞轮,平安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通过布局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疾管理、养老管理等四大服务,全力以赴构建“有温度的保险”。以'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为例,平安人寿以“一名私人医生,健康、医疗、慢病、重疾四大服务场景”为基础,可以为客户提供提供私家医生、私人教练、门诊预约及陪诊、术后护理、重疾专案管理等12项核心亮点服务。

当然转动飞轮的过程并不容易,初期往往是转动飞轮最费力的时候,尤其是对于平安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中,平安一开始就采取了最重的运营模式,即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连接手段,自行主导对“医院-医生-药店-支付”全产业链的覆盖和整合。

这也就决定了,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不仅要改变平安自身,更要为整个医疗行业带来永久性的革新,为了让这个飞轮动起来,平安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医疗生态圈的建设。

高额的成本和多年的研发形成了平安的护城河,也带来了初步成效,2020年疫情高峰期间,平安好医生累计访问量突破10亿。最正确的事往往也最困难,但只要持续地往前迈进,飞轮就会转得越来越快,未来十年,平安准备再投入一千亿进行医疗生态圈的建设。

当这个飞轮转动起来的时候,客户体验和流量结构都将产生质的飞跃,这个护城河也是平安未来最大的增长极。

凭借这个飞轮,平安终将成为一众险企心目中最美好的样子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