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旧影(3)——民俗风情篇

一百年前,在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有一个叫"青泥洼"的小渔村。
1894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 实行军事统治。
1896年, 清军重新接收金州和旅顺。
1898年,沙俄取代日本侵占大连。1899年,在今大连地区设关东省,又称关东州。同年7 月,沙俄将青泥洼改为达里尼特市。
1904年 2月,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9月,战败的俄军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大连地区变为日本殖民地。
沙俄侵占旅大时期,关东州租借地(含违约 扩展部分)面积3200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大连地区后又扩展至总面积3426平方里。
民俗风情篇

春节期间,人们在家中祭祀祖先的灵位。

正月里祭祖先的神棚。

正月民间祭典。

祭(之一)。

祭(之二)。

大连松山寺:佛教寺院,唐朝贞观十一年建,位于今西岗区唐山街2-8号,为金州广宁寺的下院。清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屡次重修。有神殿7间,僧居4间,民房16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举行庙会。

松山寺内的十不全神。

松山寺内“送子娘娘”像。

天后宫:道观,位于今西岗区宏济街。旧时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人们在此举行祭祀活动,祈求航海打鱼风平浪静,平安无事。

天后宫内,悬挂“天后圣母”牌匾的大殿,恢宏肃穆。

天后宫内供奉的天后娘娘神像,对天后娘娘的崇拜和信奉与东北沿海人民“靠海吃饭”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天后宫内供奉的观音神像。

位于星海公园西部的大连凌水寺。

大连东安寺。

金州响水寺:本名响水观,道教庙宇,位于金州区大黑山西北麓,分南北两院,依山而建。供奉有后土、女娲、观音等神像。南院正殿—后土殿右侧有深40余米的天然洞穴,称“瑶琴洞”,洞中清泉自石缝间出,流经门外龙形之口,飞泻而下撞击承接的碧蟾口上,发出水声,帮而得名响水寺。清乾隆年后多次重修,上世纪60年代末遭破坏,1982年重新修复。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鼓寺是位于大和尚山西麓的名刹,寺境静幽,古树参天。

位于金州西海岸丘岭之上的金州龙王庙。每当鱼船离港或远航归来,庙内便香烟袅袅,诵声低吟,不绝于耳。

建于八百年前明代的金州孔子庙(文庙)。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几经修缮,庙舍颇具“儒风”。

图为金州孔子庙内的明伦堂。

金州玉皇庙 之一。

金州玉皇庙之二 。

金州天齐庙内供奉的神像。

建于唐代的金州胜水寺。

金州观音阁。

金州文庙节。

金州城北门外东岳庙内的冥府殿。

金州城内圣帝庙。

得利寺龙潭山庙。

貔子窝财神庙。

貔子窝郊外龙王庙门前聚满虔诚乞福的渔家儿郎。

金州城内西门志善堂。

大连基督教会堂(一)1907年在西通(今友好广场)建成,现为大连威廉士堡友好广场店。

大连基督教会堂(二)大连基督教会堂

大连敷岛基督教堂,1911年3月1日开馆,位于市内敷岛町(今中山区七一街),是大连基督教青年会(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人社会教化团体)所在地。

小岗子基督教堂:大连第一所基督教堂,1911年由丹麦的基督教牧师麦德劳领到筑堂用土地由丹麦教徙捐资,1913年动工1914年秋落成位于今西岗区长江路605号,为大连基督教活动的中心。1945年以后大连市中华基督教联合会成立并入驻该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止活动年恢复正常活动。

圣公会,1913年1月在丹后町(今中山区牡丹街)建成。

大连沙河口区基督教堂",1911年在大连沙河口区霞町(今兴工街)建成。

大连基督教会,1913年大连基督教会从大连日本基督教会中独立出来,1914年在纪伊町(现世纪街)建成新会舍。

大连基督教青年会会馆,于1911年3月20日在敷岛町(今七一街5号)建成,1926年曾进行过扩建。现为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所在。

位于今西岗区新起街,1925年落成,具有现代建筑风格。是当时大连市区内唯一的回教寺院。

貔子窝清真寺,图为大殿正门。

大连清真寺内正在做祷告的阿訇。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贴春联,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历春节是中国人特有的传统节日,购年货是节前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年初一,串门拜年,互致问候。

售爆竹。

正月民间祭典。
正月祭佛坛。

正月里财神祭坛。
正月祭佛坛。

正月里的神龛。

农家仲秋节祭。

每年春秋两季孔庙内都举办祭孔大典,祭祀场面非常隆重 。

每年正月十五,耍龙灯观灯的人们络绎不绝。

正月里金州城里的高跷队。

高跷队表演者。

正月里人们逛街购物。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无论是露天的“野台子戏”,还是剧场的正式演出,都座无虚席。图为阴历端午节或仲秋节大连人看戏的情景。

端午节来临之际,传统食品粽子,自然是供需“热点”。

娶新娘运嫁妆。

郊外农村结婚式。

结婚的嫁衣。

新郎的饰物。

新娘的饰物。

逝者埋葬之前。

灵柩。

出殡。

1927年月12月7日,前奉天省省长王永江出殡时的情景。

富户人家的葬礼,可谓声势浩大。

送葬队伍。

葬式屋。

为死者超度亡灵。

祭坛。

供奉的花圈。

中国女孩只有在赶集上街或是过节,才能穿得略为齐整。

颜色单一,灰暗的粗布衣裤是当地劳动妇女最常见的衣饰。

穿中式短衣的渔夫。

集市上出售的布底鞋都是手纳针缝的自制品。

粮店

中国人的露天饼店。

卖大饼。

卖粽子。

金州沿街叫卖的小贩。

位于金州城内的奉天省长王永江的故居。

用自制的小玩意换几个钱糊口。

街头货摊。

玩鸟。

洗衣。

修鞋。

打烟囱。

剃头。

理发摊点的顾客多是穷苦的中国人。

卖唱的少女。

沿街卖艺的盲人。

露天市场中占卦测字先生。

算命先生。

算命器具。

金州街头的算卦摊。

民间艺人。

街头卖艺。

江湖艺人。

街头演唱。

戏班子。

露天电影。

路边摄影点。

露天“西洋镜”。

人力车夫。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无论是露天的“野台子戏”,还是剧场的正式演出,都座无虚席。图为阴历端午节或仲秋节大连人看戏的情景。

街头巷尾、酒楼茶肆,卖唱的少女歌声凄婉,随处可见。

街头耍猴。

凿冰采贝。

街头小吃。
资料来源:大连图书馆
编辑:律者禅心
未完,待续。
1、第一批大连市历史建筑名录公布!
2、绝了,这大连美景视频拍的真辣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