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长沙溃兵为何怂?除了伟人给力,这两个原因才是关键

(0)

相关推荐

  • 【文氏功勋】湖南文姓中的辛亥革命人物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枞阳文史 | 浅议李光炯先生的历史地位

    李光炯先生墓 细雨飘飞,枯叶萧萧,我站在李光炯先生的墓碑旁,久久徘徊.不能不感叹,时光过得真快:不能不感伤,历史被遗忘得太多. 当初,给李光炯先生当教员的很多人都声名显赫了,被人们津津乐道.如:陈独秀 ...

  • 中学生亚锦赛 中国学生军遭马来西亚四球横扫

    正在伊朗进行的第45届亚洲中学生U18锦标赛自9月8日开战以来,已经结束了小组赛全部赛事.以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为班底.抽调深圳翠园中学.河南实验中学.长沙雅礼中学.长沙市一中等学校球员组成的中国中学 ...

  • 游东山书院——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东山书院,在湘乡市,虽然它的历史没有石鼓书院那么悠久,但它的影响力却是空前的,因为东山书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陈赓.谭政.肖三.易礼容等,尤其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就是东山书院的第戊班学生.毛泽东曾经 ...

  • 何信恩·“救时应仗出群才” ——试论大通学堂的历史功绩及留给后人的启示

    著名近代史研究专家胡国枢先生(1928-2014)在他的专著<光复会与浙江辛亥革命>中谈到作为光复会母地的绍兴对辛亥革命所作的六大贡献时,专门把创办大通学堂列为其中的一大贡献.并指出:这是 ...

  • 毛泽东17岁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校长李元甫惜才,令破格录取

    1910年秋,晚清王朝大厦将倾,中国大地上正在酝酿一场巨变,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如风起云涌,而与此同时,身处闭塞山区的穷苦农民,却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日夜劳作,似乎丝毫感知不到外面的天翻地覆. 在 ...

  • 俘虏溃匪三千众,长沙城里称毛奇——严淞作品鉴赏

    严淞简介:中国湖南溆浦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青年画家,擅长佛教人物画,兼攻山水画.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中"禅"的韵味,形成了禅意.禅空.禅境.禅学的脉络.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品读 ...

  • 从谭嗣同到“朱毛红军”,燎原的火种从未熄灭

    一 1898年9月21日凌晨,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匆匆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 就在一天前,太后的亲信军机大臣荣禄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光绪皇帝身边的维新派计划围园杀后,帮助光绪夺回帝国的大权. ...

  • 粤语探源:上堂

    有首儿歌,开头两句:"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上学堂粤语叫返馆,学校旧时叫学堂,现在已很少讲了,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自夏商,便有了"庠.序&quo ...

  • 值得我们纪念的晒谱节

    一届值得我们纪念的晒谱节 2020年9月7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二届晒谱节在省图书馆开幕了.本届晒谱节由湖北省图书馆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共同举办,以"英雄城市英雄谱"为主题,首次集 ...

  • [科举的废除切断了士绅同清廷的纽带,为辛...

    [科举的废除切断了士绅同清廷的纽带,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炮弹〞] 科举制的废除是划时代的大事,袁世凯是首功之臣.他在舆论和实践上都为废除科举做了多年的准备工作,步步为营,使劲了全力. 要废除这样一个一千 ...

  • 想让孩子爱上历史吗?去这四座城市吧

    此文写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0周年之际. 1 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 那时,最喜欢的是隋唐史.那个1300多年前震惊世界的大唐盛世,让人魂牵梦绕. 如果可以穿越,我最想穿越的,就是唐朝开元盛世 ...

  • 【讽刺or可悲】为国出战、争光,却需自筹资金!中学生“国足”不辱使命

    欢迎点评 我不怕得罪有关部门,更不怕再被封杀.因为实情要吐,真话.实话必须要说! 要点提示 1.教育部门有钱下拨给那些跳"足球操".玩"足球舞"的所谓" ...

  • 缅怀伟人(7) 指点江山扬文字

    毛主席博览群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从偏僻的农村第一次来到新旧思想斗争激烈的长沙,进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毛泽东在这里又度过了大约半年的学习时光.初到省城,毛泽东视野大开.他除了读书,开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