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 寻访清徐县

【徐沟和清源】

--- 清徐县一日寻访 ---

清徐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才诞生的国朝年轻县,但是组成这个“年轻县”的主要部分--- 清源和徐沟 ---却是很古老的两个旧县城了,其中特别是徐沟,那是我记忆深处最留恋的古城,尽管她早已毁灭,我一直从感情上当她已经涅槃。说是“第三次”寻访清徐县,其实对某些目标的游历远不止三次。不过由于清徐县距离我的住地很近(我是集义村人,甚至我本人的日常口语中主要是“清徐话”成分),反而却没有认真寻访过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轻视她。最近在“燕窝群”认识了一位清徐博友,他是清徐县徐沟镇高花村人,是徐沟镇的一位村官,由于我们有着差不多完全共同的习俗,竟然一见如故,很快就相约去寻访,目标当然就是我们的共同故乡--- 清徐县。

【“清徐县寻访”示意图】

【清源镇街景】

清徐县和祁县是邻居,近在咫尺且紧密相连,但是由于分属于不同的更高一级行政单位,两城之间没有直通的客车,所以从此地去彼地需要辗转反侧一番。早上尽管出发很早,但是依约到达高花村口时,也已经上午九点半多了,与“一花一树”会合后,一边等候小武村开往清徐县城的“9路”公交车,我们俩一边滔滔忽悠起来。

“9路”公交车是从清徐县城-徐沟镇的“1路”公交车里分离出来的,从县城开出以后,经常庄道口时,不再继续向东驶向徐沟镇,而是沿208国道南下行使,把208国道两侧的几个大村庄连接起来,比如高花、北宜武、尧城、小武、西怀远等等。如果我要从故乡牛家堡出发的话,很快就能到达清源。

清源镇是如今的清徐县城所在地,由于偏处西山脚下,在 307国道未开通之前,那是闭塞之地,所以我们这边的人一般不大会去那么远的地方走识,所以我虽然很熟悉她的名字,却很少前去,今天是我第四次走进清徐县城。尽管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的轰轰烈烈的建设改造,清源镇也没给我什么更深的印象。

而徐沟镇就不同了,她处在两条古代“国道”的交汇处,曾经车水马龙,其中一条“京蜀国道”就从我们村附近穿越,再加上地理上的近便,在历史的习惯中,我们经常会去“徐沟县”转悠,久而久之就会走顺了腿脚。在我的幼年和少年时期,尽管“徐沟县”早就不复存在了,但是“历史记忆深处的惯性”依然支配着祖父带着我不断地走向徐沟。究竟有多少次?我自己也记不清了......而更加说不清的是:不知是必然还是巧合,我的祖上就是原徐沟县集义村(徐沟以东约10里)人,说到底徐沟是我家了!因此自幼就对徐沟有着深厚的感情,直到今天也是。

【梵宇寺遗址】

【梵宇寺塔群·唐-元?】

【梵宇寺塔群·文殊塔·唐】

从清源镇“老陈醋广场”的东湖边,我们找到了开往涧沟村的“私人客车”,正好他已经纠集了四个同方向的旅客,我们上车即行,时间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还没到涧沟村,车上的人就没了,只剩下了我们两个。结果和司机一协商,“客车”的性质变成了“包车”--- 直接送我们去梵宇寺找塔。

早在几年前,我就收集到了“梵宇寺”的精美的旅游门票,发售旅游门票意味着这里已经是开放型景点了。上山时司机告诉我们“这里售卖门票,每人15元。不过我可以送你们进去,不用买票。”可惜,司机师傅的一番好意在我这儿被当成了驴肝肺--- 听说真的有门票,我是宁愿不进去,也得买一张门票的!

很快我们的车就到达了山门口,我下车急不可耐地询问看门人是否有门票?回答是肯定的。这里已被称为“龙林山风景名胜区”开放了。我要先看看门票的样子,看门人拿出来门票让我看,结果大失所望:门票主图案不再是“梵宇寺塔”了,而是新建的梵宇寺,而且门票的名称也改作了“龙林山风景名胜区”......虽然这种门票的专题性太差了些,但是毕竟这里游人稀少,门票还不常见的,所以我买了两张。

【香岩寺·金-清】

【香岩寺·无梁殿·明】

其实梵宇寺遗址景区内游客很多,大多是附近的游人来避暑,这些人未必买票。由于景区面积广大,我们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寻访,根本不知道梵宇寺塔在哪里。根据路标的指示,我们沿山路转了两个弯以后,突然发现了遥遥在望的梵宇寺塔,看样子她离我们很远,如果步行绝非一时半会儿就能走过去的。于是我们又把出租车喊来,加了20块的车钱,乘车沿景区的大路驶到距离梵宇寺塔最近的地方,才开始上山找塔。

虽然从停车点到塔下其实很近了,但是这大热天的爬山绝非轻松之举,只短短几步山路,我已经气喘吁吁且大汗淋漓了......

根据我们能够看到的很少的一点资料(比如《三晋古塔》)显示,梵宇寺遗址上有两座塔,都是方形亭阁式单层石塔。但是在现场我们找到了三座石塔,而且只有一座是方形的。因此,如果资料正确的话,这里至少应该还有一座方形石塔。但是现场的条件不允许我们没完没了地在松树林中找下去--- 第一我的身体状况不允许;第二我们还有别的目标;第三这大热天的,司机也不答应。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存在,那就是:梵宇寺遗址上只有这三座塔,是《三晋古塔》那本书搞错了,把别的地方的石塔张冠李戴到了梵宇寺遗址名下(这书中的资料并非都是实地调查过的,或编辑有误)。不过,也许这山中还有其他古塔,也不是没有可能。

【狐突庙献殿·元-清】

【狐突庙·壁画·清】

【狐突庙·全景·宋-清】

拍摄完梵宇寺这三座塔,我们绕道新建的梵宇寺找到了出租车,司机师傅已经老不高兴了。不过,在下山的路上,我们又成交了一笔交易:我们包车去狐突庙、香严寺和都沟石窟三个地方。虽然这几个地方相互之间并不远,但是如果没有车是绝对不行的。司机虽然下了“一点杀手”,但是我们也比较轻易地实现了寻访计划,这差不多也算是“双赢”了。

不过计划虽然完成了,但是效果不佳。特别是狐突庙,依然未能进到大殿里,这个宋代破庙看守的灰常严密,使用了所有办法仍无法接近,后来寻访者当谨慎待之哦。

【严香寺(都沟石窟)·唐-明】

【都沟石窟·宋】

大约到下午五点半时,我们完成了清源镇的寻访,按照计划乘坐“1路”车去往徐沟镇,落脚在“一花一树”的工作地点--- 徐沟镇政府。进了镇政府先洗了把脸,我原以为要休息了,结果到了晚上七点了,“一花一树”提议去看看近在眼前的“徐沟文庙城隍庙建筑群”,尽管时间已经不太适合拍照了,我还是去了--- 乘着夜色降临的空隙匆匆拍完了照片,效果不太好。

“一花一树”是第一次做这样有意识的野外寻访,他当然不知道个中艰辛,呵呵,很快就疲惫不堪,兴致失落了。回到政府宿舍后,我们闲聊了一番就睡去了。

不知道来过徐沟多少次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我从未在徐沟住过。哈哈,今晚要住宿在徐沟了,真是有意思哈!我还是想找个网吧窝一宿,但是他执意要我去和他值班,他是好意,怕我受累。我们从文庙前的小巷里穿到大街上,找一个小饭店,要两个小菜、一盘“过油肉”,外加一大碗“浇肉面”。

虽然今天的饭菜早已经不是“儿时的味道”了,但是我依然触景生情:儿时祖父带着我,每次到徐沟来,总会吃“过油肉”,那时候的味道真让我记忆深刻,不是那时候的手艺有多好,而是那时候的“过油肉”是我吃过的最高档的菜!我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给他讲述着“我和徐沟”的故事,我不知道他听进去了多少,而我自己却早已陶醉在历史的记忆里了!今天,慈祥的祖父和古老的徐沟都已经作古,留给我的只有无法忘却的深深的怀念......

【徐沟文庙城隍庙建筑群·明清】

【徐沟文庙·大成殿·明】

【徐沟城隍庙·山门·明】

【徐沟城隍庙·栖霞楼梁架·明】

【徐沟天禄堂遗址·绣楼·清】

第二天早上六点醒来,“一花一树”还在酣睡中,他有点太疲惫了。我一直等他醒来打个招呼,然后独自再去徐沟城里寻访观音堂和天禄堂。我从北关进入城内,儿时某一次,祖父带着我来徐沟赶集,就是从这里进入徐沟城的,我依稀记得北关的城门土洞尚在,如今已经连大致位置都记不起来了。

徐沟城已经在国朝的“大改造”中彻底毁灭了,整座古城里除了苟延残喘的文庙和城隍庙以外,就剩这观音堂还算完好,虽然经过了整修,至少样子还在;而庞大的天禄堂建筑群,只剩下一座绣楼(上图)还在徐沟信用社的后院里奄奄一息;几座已经失去往日辉煌的可怜的古老街门,在等待着最后的离世......我记忆深处的“徐沟城”已经万劫不复了。

在徐沟的四条大街上转了一圈,我又沿着昨晚的那条小巷来到文庙城隍庙前,重新拍摄了一些照片,以弥补昨天黄昏的不足。徐沟古城在这一甲子中被完全破坏,倒也建起了不少新房子,但是文庙和城隍庙却只修复了两座厢房,其他古建筑随时可能倒塌。

【徐沟观音堂·外景·清】

【徐沟民居·街门·民国?】

一直转到大约早上八点半,我返回镇政府,和“一花一树”一起步行去西街口吃了点早餐。今天虽然是礼拜天,但是该他值班,不能和我接着去寻访了。所以吃完早餐我们就地告别,我一个人步行也没法多走,只计划去一下尧庙就收兵了。从徐沟依旧乘坐“1路”公交车前出至常庄路口,本想继续乘坐开往小武的“9路”前往尧城村的,但是天气炎热,公交车又迟迟不来,为了节约时间,我只好打车前往尧城村。

尧庙古建筑群就在尧城村北门口,紧贴在尧城城墙遗址里面。这是我第四次前来参观尧庙,与上一次也相隔有两年多了,看守尧庙的还是那位大爷,进门叫声“大爷”就可以自由参观拍照。不过这次例外:我给尧帝磕头了,以前几次都没磕过。

【尧城城墙及护城河遗址·宋-清】

【尧城尧庙·明】

【尧庙·无梁殿·明】

【尧城娘娘庙·壁画·清?】

【清徐县徐沟镇人民政府】
    如果根据《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的资料寻访,徐沟和尧城都有3、4座寺庙言之凿凿,但是事实上,这些寺庙中的绝大部分早已经只在那本“地图册”上了--- 塌的塌、毁的毁。这是我第三次专程寻访清徐县,一路所见与那本“地图册”的资料日渐甚远。今天原本是要重点寻访徐沟镇境内的,由于时间安排不妥未能实现,不过这一带距离我的住地很近,只要有空骑摩托车前来,就可以圆满。今天有“一花一树”相约,先去西山脚下的清源镇,寻访了久已闻名却一直未到现场的香严寺和都沟石窟,据说狐突庙很快要开工整修了,到时候再去看看吧,今天就到此为止。

(0)

相关推荐

  • 罗贯中故乡纪行

    孟繁仁 郭维忠 从山西省城太原出发,沿着宽敞.平坦的太汾公路驱车南行,过晋阳湖,越晋王岭,约一小时左右,就来到傍依青山.濒临绿水,以盛产甜格映映的葡萄和酸香诱人的老陈醋而弛誉神州大地的清徐县城.这里, ...

  • “中国醋都·清徐”正式授牌

    本报讯 9月25日,全国轻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被正式授予"中国醋都·清徐"牌匾,这也是全国醋行业的最高荣誉. 清徐县副县长刘紫霞在现场领取牌 ...

  •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主要区域,历史上曾为两县,为何要三合三并

    大家都知道,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其煤炭"一业独大"的经济结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为了加快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明确了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开发区建设的两大抓手.其中开发区建设的主 ...

  • 「古迹史话」陶唐古迹于清徐 尧帝功德传千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八--清徐尧庙 朗读者 碧涧流泉 清徐尧庙,位于清徐县东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为古代陶唐城(尧城)所留遗迹,是后人为纪念帝尧而修建的庙宇.2004年6月,清徐尧庙 ...

  • 李前旭丨小镇徐沟

    对徐沟小镇来说,我只能算是一个旁观者.我身体里奔腾流淌的血液与徐沟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我的亲人朋友也与徐沟少有瓜葛.在我意识的深处,徐沟就是一个镇,与千千万万个行政规划中的普通乡镇别无二致.她曾经是模糊 ...

  • 革命烈士梁雷孙子、孙女千里行程返乡到偏关寻访爷爷足迹

    2021年4月30日晚,偏关县楼沟乡党委.乡政府接待了革命烈士梁雷的孙子梁毅夫妇.孙女梁岩,他们一行7人从湖北省襄阳市专程来到楼沟乡柏家咀村参观"梁雷烈士旧居",追寻爷爷曾经工作战 ...

  • 【锂电寻访】走进倍特力,20年沉淀为基,撬动3C消费市场

    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正式落地,新能源行业继续延续2020年下半年的"破浪"之势,3C数码.电动汽车.小动力.储能以及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也 ...

  • 【锂电寻访】走进海雷新能源,向换电及储能市场倾斜,加大研发提升企业硬实力

    在电动车两轮领域,快递.外卖等即时配送新经济对换电有着庞大的刚需,催生出千亿规模的共享换电市场.而在"双碳"目标下,两轮换电"城市新基建"更是迎来发展新机遇.据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董光巨作品 | 春江潮水连海平 ——寻访中国大运河之都扬州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

  • 《寻梦·寻访查济古镇》

                   黄解年/摄    安德列/诗 <寻梦·寻访查济古镇> 黄解年/摄   安德列/诗 时光洗旧了粉墙黛瓦 青石板路贮满了雨滴的清响 不要问这是哪里? 这是中国最质 ...

  • 寻访朔州马邑一半村记

    寻访朔州马邑一半村记 公元1369年至2021年,时空跨度652年. 在时间流逝了六个半世纪之后,笔者终于寻访到了忻州枣涧贾氏家谱记载的迁移始祖贾善钦的世籍之地:朔州马邑一半村.准确地址是:山西省朔州 ...

  •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上海真如寺大殿 | 静思斋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89篇:上海真如寺大殿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照片为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1年4月17日 年初我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历时月余才渐渐过去 ...

  • 寻访上帝的居所

    威斯敏斯特教堂 X 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毗邻议会大厦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由"忏悔者"爱德华扩建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