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方》读记三·“五体辨证”法
相关推荐
-
【陈鼎三:耳鼻喉科方19首】
【陈鼎三:耳鼻喉科方19首】
-
中药大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大黄苦来,峻下实热,荡涤胃肠,解毒泻瘀,外用清火,消肿治疮. (一)传统用法 大黄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肠.肝.心等经.功效为通便逐瘀,泻热解毒:外敷清火消肿. 本品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 ...
-
读《删繁方》记(1)
读《删繁方》记(1)
-
《删繁方》读记(二)
晋唐方书中,论难懂程度,无书可逾<删繁>:论组方之复杂,亦无书能及<删繁>.<删繁>题名"删繁",取"删繁就简"之意,但还是 ...
-
【学术】《删繁方》对五脏咳的发挥
咳嗽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广,现代医学认为,咳嗽主要与呼吸系统有关,但也有心源性咳嗽.胃食管返流性咳嗽等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嗽,慢性咳嗽亦可引起心血管.消化.神经.泌尿.肌肉骨骼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复习,伤寒论第168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还没有完全解除,而被前医误下了,导致患者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证没有解,肚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0)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第二九集讲的那个医案,先用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等量),兼用八味丸(熟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炮附子.桂心各二两.牡丹皮. 茯苓.泽泻各三两). 附子理中汤是以治中焦 ...
-
读书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读书法三题)
读书不二 俗云文无定法,读书亦然.选择哪种读书方法,首先取决于读书人的资质.说起资质,必须承认,人分三六九等,更有金银铜铁之说.如孔子所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二)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看曹仁伯的一桩医案: 大便作泻,小水又长,肝脾肾三经即有阴邪,亦可从此而消.何以隐癖尚踞于中,腹胀不和,是阳虚也. 四君子汤加黄芪.当归.桂枝.附子.陈皮.肉果.沉香.干姜.牡蛎.鳖甲.鸡内金. ...
-
D97杜甫五排《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读记
杜甫五排<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读记 (小河西)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独卧蒿阳客,三违颍水春.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 历下辞姜被,关西 ...
-
学习方法 | 高效临帖4个步骤:一观、二读、三记、四想
临帖前的重要一步读帖,被很多人忽视.拿来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若要问你,这本帖子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样的?能举出几个写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