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中林: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 – 经方派
相关推荐
-
心得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义名麻桂各半汤. 方剂组成:桂枝5克,麻黄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杏仁各3克,大枣4枚. 以上各味,用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入诸药,煮取约300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3,24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
-
经方辩治腰痛
陈某,男,24岁.自诉:肾虚腰痛有3年余,症见:易感冒.平素无汗.怕冷.腰痛阴雨天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浮.辨为太阳伤寒证,以麻黄汤加味:麻黄10g,桂枝6g,杏仁12g甘草3g,断续12g,生杜仲30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 ...
-
范中林:太阳证发热,三年长期低热两诊退热
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邢××,女,67岁.河北省任丘县马家坞乡,农民. [病史]1975年春节,左面部疼痛,其后逐渐转为剧痛,阵阵发作,持续三年之久.任丘××医院,北京××医院等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罗××,女,34岁.成都市某场工人. [病史]1976年5月,突感眩晕,如坐舟中,卧床不起.成都市××医院内科确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 数日后转来求诊. [初诊]四天前,下班回家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哮喘
马××,男,3岁.四川双流县某乡. [病史]从婴儿时起,常患感冒.两岁时,曾高热咳嗽,服药后热退,但咳嗽未愈,迁延至三岁.近因新感,病势加重,发为喘逆,哮鸣之声,邻室可闻.1965年5月来诊. [一诊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刚痉(临产麻疹)
郭××,女,20岁.成都某厂工人. [病史]1951年春,因临产入××产院.次日晨,自觉身倦.头昏.发热.恶寒,双眼流泪,鼻流清涕,脸上出现红疹,当即诊断为麻疹.因怕传染,通知其转传染病院.由于即将分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柔痉
史××,男,37岁.北京市某局汽车驾驶员. [病史]1977年秋开始,头痛.眩晕.眼胀.后项强直胀痛及背,牵连双肩酸楚,难以俯仰转侧.驾驶车辆时,头项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工作.夜间卧床,必须垫上三个高枕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风湿
田××,女,70岁.北京中直机关家属. [病史]左下肢疼痛,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一年有余.××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经理疗.针灸.中药治疗无效.1978年11月28日来诊,按太阳证风湿论 ...
-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太阳证历节病(风湿性关节炎)
柴××,男,13岁.四川省郫县团结乡,学生. [病史]1975年11月,在校义务劳动中遇雨,全身湿透,身觉不适.翌日,感周身骨节烦疼,服药效不显.一月后,双膝关节逐渐肿大,骨节变形,膝关节周围出现硬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