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龙亭--曾是唐衙明府,更是六朝宫址。自打壬午决河口,明清城摞城。
相关推荐
-
河南开封 探秘地下城下城
开封地下城叠城是指经考古发现,在河南省开封市龙亭一带地下3-12米处,上下叠摞着6座城池,其中3座国都.2座省城.1座中原重镇. 开封地下城叠城是1981年,龙亭东湖清淤时意外发现的,明代周王府遗址以 ...
-
游记:开封4(龙亭公园)
从御街底部"龙亭"公园入口进得园来 ,视觉马上便开阔起来,站在龙亭公园主干道.扑入眼帘是两个湖:靠右首是潘家湖.靠左首是杨家湖,湖面宽阔,湖岸弯曲,树木郁郁葱葱.葱葱茏茏.看着湖面 ...
-
开封龙亭公园埋藏着6座古代城池,其中3座是国都,堪称一个奇迹
打开开封地图,一条明显的中轴线沿着中山路一直贯穿至龙亭公园.千年以来,这条线从未更改,让开封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中轴线不曾改变的古城. 位于中轴线上的绝佳位置,让龙亭公园对于开封人来说有了特殊意义.民间 ...
-
寻访汴梁游龙亭
从清明上河园出来,我来到了龙亭公园.龙亭其实并不是指一座亭子,它是建筑在一座巨大青砖台基之上的殿堂,龙亭公园是古城开封的一个著名游览点,有开封揽胜必游龙亭之说.开封城是中国著名的七朝古都,先后经历了: ...
-
1981年,考古队挖掘龙亭东湖,却发现6座古都城遗址,响彻世界
中国古代的人向来信奉风水之说,特别是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为不影响"国运",皇帝建都时势必会选一块风水宝地,比如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就选了很多建都地点,什么南京.开封.凤阳等等.不 ...
-
2011年11月9日,龙亭公园门前赏菊
每年秋天,开封市都会举办菊花节,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举办.菊花节上,各种菊花出现在公园以及开封的大街小巷.据说,开封市民自从宋代就种植菊花的习俗.所以,开封又自称为"菊城". ...
-
王长顺——金秋携友游开封
金秋携友游开封 王长顺 去年国庆前夕,应战友之约到开封一游,两天多的时间内,先后游览了开封府.清明上河园.龙亭公园等景点,与战友边走边看,边看边谈,心情愉悦,收获颇丰. 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开封府.这是 ...
-
河南这个公园 曾做过北宋皇城 罕见“宫摞宫”奇观全世界仅此一处
河南开封,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各个朝代的更迭交替,给开封留下了众多的历史 ...
-
11月9日,逝去的影像
2010年11月9日 开封 初冬的包公湖边,人们已经穿上厚衣服,路边的树叶也开始落了. 2011年11月9日 开封 上午路过龙亭公园门口,见门口摆放了很多菊花,就停下车,欣赏初冬的菊花." ...
-
双语《陆地诗词》(91):咏开封龙亭
咏开封龙亭 陆地 千年龙府凤巢筑, 德寡道薄万寿无. 便是潘杨仇似海, 清流何辜分两湖? Ode to the Court in Kaifeng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
-
上海行 (3)开封龙亭
去上海的第三天,到达河南省开封市.经过郑州时,我想住在郑州,那是省会,中原腹地.但天时尚早,为了赶时间,又行驶了近百公里,到达宋都开封.当然开封更好,风景优美市井繁华,名胜古迹一定很多.曾经也见过&l ...
-
从老照片看开封龙亭的百年变迁,日本鬼子竟拆了孙中山像
龙亭是古都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最初本是一座亭子,内部供奉着皇帝万岁牌位.其后,它又屡有变动,先后经历了万寿宫,万寿观两个时期. 现今的龙亭建于咸丰六年(1856 ...
-
河南开封:1941年7月的开封龙亭之大观
本组有关开封龙亭的图片全部为日本人拍摄,时间是1941年7月(更多河南各地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开封曾为八朝古都,有太多的古迹遗存,在所有古迹当中,龙亭的地位非常之重要 小编整理出的这组图片,是 ...
-
【原创】河南开封龙亭公园观菊展
图片文字编辑: 刘志斌 摄 影:刘志斌 汤小京 审 核:崔善龙 汤小京 菊香十月,开封有约.2020年10月30日早上8:00钟左右,我们一行老同事6人,随团乘旅游大巴,沿许广高速经过近八个半 ...
-
开封龙亭赏菊
2020年11月1日我和夫人及大女儿一家四口人下午4点左右来到开封龙亭公园游玩. 这里正在举办第38届开封菊花展,320万盆风姿卓绝的菊花已经开满开封城.从10月18日开始为期一个月,11月18日结束 ...
-
河南:探寻开封城摞城
州桥遗址运河发掘探方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秋色渐将晚,微风略拂动,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开封大街上,悠远的历史感久挥不散.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168年,当时的国都开封城却在盛极之后神秘消失.作为中国历史 ...
-
攻克开封,为保护龙亭古迹,部队付出巨大代价(上)
粟裕于1948年1月27日接到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要他率第一兵团渡长江南进的电报.电文最后说让粟裕"熟筹见复"粟裕一看就意识到这将是一项决定整个解放战争进程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