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何必穿越,唯求人生真实

这个世界上,好多人是喜欢翻动历史的,所谓“以史为鉴”。把史上各类书页里的文字,立体起来,鲜活地让那些形象站立在自己面前;于是,自己便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去品头论足,过一把智者的瘾。

有些人,在这样的咀嚼品味里,不自觉地倾身一俯,穷尽了自己的一生。

生而知史,去亦无憾;活在逝去的岁月里,去不断地与古人对话,也许便是一件很幸福的智者的生活了。

回想,活在当下的岁月,在一个活动着的世界里,很多人往往会感到迷惘与失落。这样的原因,大多来自于对生之前路的难测,对世事善变的无奈。

能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固然是好的,——那可以驰骋在时代的海洋里,穷尽自己的想象,与风浪搏斗,彰显激情;与美丽或是丑恶邂逅,体验那些英勇与懦弱。这仿佛便是一些勇敢者,或者,是一些不得不英勇起来的人们的选择了。

在这样的过程里,那些人儿,便以一个小分子的形式,创造了一段微小的“历史”。而这样的小小经历,叠加在一起,便是一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了。

只是,深陷在当下软如柔泥的漩涡里的人儿,却未必能够看透那一切的本质;未必能知道自己所创造的那一切里,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对于一个长长的未来是有着取之不尽的力量的。

在这个多彩的,有着阳光与月儿的世界里,大多数的人儿,是曾追问过那生命的意义的。很多人,也曾面对轮回交替的日月而感叹,直视风雨后的残红而泪湿双目。——情感的人类,面对的却是一个无情的世界,怎么能不伤悲。

伤感之余,又无奈之极,索性便去寻找自身的价值时,不觉便沉入了历史的虚幻中,不得脱身了。

那些过去的纸页里,有着许多传奇的故事,有着许多掀天揭地的英雄,有着许多风花雪月、柔情蜜意。

抬手翻开一本书,一片广阔的天地似乎一下子便豁然展开在自己的眼前;——自己也便是一个能够穿越时空而置身天地之外的“神圣”了,能够去细述着那些当时人儿的思想,调侃着那些铁马冰河的往事。

自在逍遥,“旁边者清”,——置身历史之外,便可如蝉儿,去享受着那脱壳而出的畅意与自由。

这便是遁入历史虚幻里的好处了。没有迷惑,只有指点他人的快乐;没有失落,失落的只是那些长剧中的人物。

人的想象,不能没有着落;否则,便会空虚,而空虚之后的道路,也便是“空壳的人生”。

一个“空壳”的人生,哪里还有活着的意义呢。所以,活在历史里,也便是给了大脑一个思想的天地,一块可以驰骋潜能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世界了。

当人们驱身进入那些厚厚的历史书页中,将那些赏鉴历史的感悟,再行笔于纸页上时,自己也便成了那厚厚纸页的一部分了,成了一片终将被后来者赏鉴的历史“书页”。这便是赏鉴者和被赏鉴者,共同的宿命了。

推开那些纸页,走入现实中。不再去想那些撩人的诗词歌赋,也不必感叹唐风宋韵、秦月汉关,人们的大脑会顿时简单起来,简单得似乎只有风,只有雨,只有一把镰刀和一把麦穗了。

辛丑年的夏日,这太阳,真地不似往年那样热烈了;而风儿,却比任何时候都来得疯狂。这个雨水颇多的年份里,该对未来有一个怎样的乞求呢?

山山水水,从不改变;那样子,跟那“古老书页”里的述说并无差异。只是,闭上眼睛,在现实的风雨中,肌肤会告诉意识:你已离开了虚幻,走入了真实的人生。

不必非得深耕入虚幻的过去,能用自己的感受去书写生命的真实,也许,这对于人生,是有着更深的意义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