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研发新型电子纹身,实现8倍延展,有望用于医疗、VR和可穿戴机器人等领域
相关推荐
-
重庆大学胡宁教授团队《AFM》:在离子皮肤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高分子科学前沿 今天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胡宁教授团队,在前期超长羟基磷灰石纳米线的研究基础之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49, 54637–546 ...
-
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构成
称重传感器是传感器的类型之一,它是一种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的设备.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力传感器,将施加在称重传感器上的力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信号的强度随施加力的比例变化. 工业应用中最常用的 ...
-
[Matter] PEDOT:PSS爆燃 西交大徐峰教授: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通讯作者:张世明:徐峰:Ali Khademhosseini 通讯单位:香港大学电子及电机工程学系: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工程系 可穿戴监测人体皮肤的机械变形可提供有关 ...
-
"纹身贴皮电路":未来在皮肤上画个电路就能监测身体健康状况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导读 从人体皮肤中准确提取生理和物理信号对于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可穿戴生物电子学的最新进展直接嵌入到表皮表面是未来表皮传感的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的 ...
-
压力变送器的原理
蓝宝石压力变送器的原理及应用 基于应变电阻原理,采用硅蓝宝石作为半导体敏感元件,具有无可比拟的测量特性. 硅蓝宝石由单晶绝缘体组成,不存在滞后.疲劳和蠕变现象:蓝宝石比硅强,硬度更高,不怕变形:蓝宝石 ...
-
从海浪中获取双倍能量!中国学者研发双涡轮海浪能量转换器,最大收获功率达26.4兆瓦,五年内或实现商业...
近期,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王旭联合北航团队开发出一款双涡轮波能转换器,它能从海浪中获得翻倍能量,从而让海浪成为新型可再生电力能源. 图 | 双汽轮波能转换器(来源: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王旭 ...
-
中国自主研发新型复兴号“蓝暖男”首次驶入青藏高原
图为"蓝暖男"驶入西宁火车站.杨红健摄 中新网西宁12月23日电 (李江宁 曹艺凡)23日12时40分,西安北至西宁的D2651次CR300BF型复兴号动车组驶入西宁火车站,这是该 ...
-
机器人会喊疼?新型电子皮肤能感知疼痛,或用于皮肤移植,背后是三项专利技术
知冷暖.感受疼痛,再也不只是人类「专属」了. 作为能让机器人产生真实触感的系统,电子皮肤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却无法做到像人类皮肤一样对疼痛做出反应.不过,一组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
-
中国“居里夫妇”研发新型机床,突破世界难题,美航多次求购被拒
中国“居里夫妇”研发新型机床,突破世界难题,美航多次求购被拒
-
中国研发新型螺母,完胜日本“永不松动”螺母,用于建设青藏铁路
日本号称"永不松动"的螺母曾风靡全球,还有人说中国的高铁离不开日本的这种螺母,殊不知,我国早已研制出自锁式螺母完胜对方! 我们先来看看被日本自诩为"永不松动"螺 ...
-
中国成功研发沙子新型涂料,让沙漠变废为宝,千万人将受益
中国成功研发沙子新型涂料,让沙漠变废为宝,千万人将受益
-
《Science》正刊!康奈尔大学两位「华人学者」引领研发新型柔性光纤传感器
导读 柔软而富有弹性的传感器可以和人体更好地贴合,从而大幅提升穿戴舒适感,在软体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近日,来自于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们研发了一款超柔软的可拉伸光纤传感器,称之为&q ...
-
中国科研人员研发新型快充锂电池,5分钟充满
北京低碳院的研究人员自主研发了一款新型快充锂电池,可以在 5 分钟内充好电.这种新型锂电池可以应用于两轮电动车.新能源汽车等,目前这款产品还在试用阶段,已经搭载于两轮电动车进行测试. 日前,202 ...
-
科研大崛起!2020年中国学者发表219篇CNS文章,高福等人贡献多篇
2020年中国学者在Cell ,Nature及Science共计219项研究成果(2019年发表186篇),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前沿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 按杂志来划分:C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