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终南山》唐,王维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
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释】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 象”,都是这个意思.。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前面又是蒙蒙青霭,仿佛继续前进,就可以摸着那青霭了;然而走了进去,却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见;回过头去,那青霭又合拢来,蒙蒙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这一联诗,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还多,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看不见,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于进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经看见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恋,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云”、“青霭”俱“合”,则刚才呈现于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说,但他却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

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至于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游山而有“分野中峰变”的认识,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已依稀可见。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所谓“阴晴众壑殊”,当然不是指“东边日出西边雨”,而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岩万壑千形万态。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有些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不相称,从而持否定态度。王夫之辩解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山之辽廓荒远可知,与上六句初无异致,且得宾主分明,非独头意识悬相描摹也。”沈德潜也说:“或谓末二句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0)

相关推荐

  • 看图识唐诗(530)王维·终南山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终南山高耸入云应当接近天帝的都城, 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连绵不断可能直达离海不远处. 白云回望合,从外面看满山青白色云气连成一片, 青霭入看无.步入山中不管白云或青霭踪影全无. ...

  • 千家诗(一百九十四)——终南山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品鉴的是来自于唐代著 ...

  • 古诗词日历 | 王维《终南山》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仰望终南山高耸入云,仿佛接近天帝都城:纵目远眺,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仿佛连接东海边. 爬到半山腰,回头一看,白云连成一片:走近一看,青色雾霭又难以寻觅. 中间最 ...

  • 唐 王维《终南山》今韵

    唐 王维<终南山>今韵 一君木子 终南山 唐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评析 <终南山>是唐 ...

  • 【远方•夜听】海南《读王维的山水诗》作者:刘国宗 主播:夏雨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刘国宗  主播:夏雨 编辑:张小璇 读王维的山水诗 月亮升起时 在乡村的某个角落里 读你的诗 走进唐朝的山水 我心旷神怡 藏在你诗句里的 那山 ...

  • 【夜听】《汉江临泛》唐,王维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三百首,王维《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 ...

  • 【夜听】《过香积寺》唐,王维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 ...

  • 【夜听】《终南别业》唐,王维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 ...

  • 【夜听】《酬张少府》唐,王维

    酬张少府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 ...

  • 【夜听】《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 ...

  • 【夜听】《洛阳女儿行》唐,王维

    洛阳女儿行 [唐]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 ...

  • 【夜听】《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代,唐珙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秋风吹起,湖面泛起水波,好像洞庭湖忽然老去,长了皱纹一样,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