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诗化句式与字眼

什么是诗化的句式?
先来看一首五律:
 
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第二联“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如果依散文的语序应当是:兴阑始知啼鸟换,坐久更觉花落多。(译文: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第三联“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不能用现代语法去分析。古人或称之为错综问答格,即:“迳转者何?回银烛也;林开者何?散玉珂也”。(玉珂,指马,散玉珂: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
“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译文: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从经验的角度来说,是这种情形:路径转弯的地方有光亮,那是在银烛照耀之下,一群人回程;树林陡然开阔,空中遂飘散着玉珂的声音。
这两联,既有成分的省略又有语序的错综复杂多变,不同于散文的句式。而这样的句子就是诗化的句式
大致说来,诗化的句式,不同于散文句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一、语序的错综
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杜甫《夜宴左氏庄》)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杜甫《冬日有怀李白》)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杜甫《杜位宅守岁》)
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杜甫《重题郑氏东亭》)
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杜甫《峡口》)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杜甫《得弟消息二首》)
这种语序的错综,在王维那里还不是特别常见,而发展到杜诗就随处可拾了。
一般而言,这种错综的句式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把你最想强调的东西放在最前面。另外,通常是用在律诗中间对仗的二联,如果一联用了错综句式,另一联就不这样用了。
二、成分的省略
如:
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王维《早朝》)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王维《送孙二》)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头翁(杜甫《九日登梓州》)
今天江南老,他时渭北童(杜甫《社日》)
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杜甫《中夜》)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杜甫《送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水静楼阴直,山昏寒日斜(杜甫《遣怀》)
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
句子中成份的省略,就使得句子更加的紧凑,能够容纳更多的东西,也能够引起更多的联想。
三、十字格
有时候,诗的上下句连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上下两句贯注一气,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十字格”
如:
仍闻遣方士,东海访蓬瀛(王维《早朝》)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送李判官赴东江》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送钱少府还蓝田》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巳上人茅斋》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陪郑广文游何将军》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杜甫《重过何氏五首》)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杜甫《重过何氏五首》)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杜甫《冬日有怀李白》)
这种句式,可以用在首联,也可以用在尾联。最好用在尾联。用在尾联,一气直下,更增加诗的雄健之气。
而如果上下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贯注一气,且是对仗的句式,则即俗称所谓流水对。如: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何路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广告
字眼
五言句的字眼多在第三字,也有在第二字、第五字或第二及第五字的。
一般字眼不用“虚”字,而用表示“动词”或“形容词”的实字。字眼用得好,诗句自然矫健。
字眼在第三字:
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
字眼在第二字: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
坐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字眼在第五字: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字眼在第二及第五字:
老杜最喜用之。此法最能令诗句振起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饭抄云子白,瓜嚼水精寒。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楚设关河险,吴吞水府宽。
要记住一点:一句之中,字眼最多不要超过两个,一首之中,不要有两联以上字眼位置相同。过犹不及,如果多了,也就会让人审美疲劳了。最怕通首字眼都在一个位置,那是最要不得的。请看下面这一首:
隋堤曾折柳,倦客又登临。
去驿看迢递,轻舟过峻岑。
津堠悭旧梦,别浦怨重吟。
斜阳方冉冉,往事忽沾襟。
所有字眼都在同一个位置,句法极其死板,就是一首失败已极的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