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复习中的7个大坑,千万别踩!
机构讲义的排版更清晰,方便背诵,但只是辅助,考试分析才是王道。
比如21年的真题,法制史简答题考了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
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吐槽,万万没想到会考曹锟的“贿选宪法”,答成了“天坛宪草”或者“袁记约法”。
再比如21年法学综合的选择题考了一条鞭法,将各类杂役折算成银两统一征收。
命题老师这几年越来越调皮了,考的知识点越来越琐碎,考试题目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万万没想到。
只有立足于考试分析,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听课的时候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知识点都掌握了,做题的时候照样两眼一抹黑。
听课+做题是相辅相成的,听课是为了帮助你理解知识点,只有做题你才知道自己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如何。
2021年于越和杨硕押中了几道题,想必今年可能有不少考生考前寄希望于各大机构老师的押题。
其实各个机构考前都会出个必背,少则一两百道,多则六七百道题。
老师押中题是小概率事件,扎扎实实背分析,你的专业课成绩才有可能110+甚至是120+。

真题更重要!
切忌不要在真题都没有学透的情况下,把精力放在模拟题上。
个别真题是有重复考察的可能性的。
有些题目明显只能考选择题,比如刑法渊源;有些题目则有考察简答题甚至是大题的可能性。
比如正当防卫,2021年考了大题,不排除之后会换成简答题的形式再次考察。
再比如因果关系中,“介入因素”没有搞懂的话,做题的时候很容易走入迷宫中兜圈。

前几年的法硕考试还能够背多分,近几年的法硕越来越法考化。
就拿2021年刑法大题来说:
王某驾车在某中学门口等红灯期间,发现道路前方一人(甲)拿着书包奔跑,一人(乙)在后面边追边喊;“你给我站住!”王某以为甲实施了抢劫犯罪,遂猛踩油门,开车将甲撞倒,致使甲受重伤。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如果事后查明,甲当时是盗窃后逃跑,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2)如果事后查明,甲当时是在和同学乙打闹,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是否构成正当防卫?21届的考生考完对答案,会发现市面上的法硕机构,答案五花八门。
因此,如果只是机械性背诵考试分析,这种观点题很难答好、答全。

知识框架能够帮你,在做题的时候快速回顾知识点。
比如21年的法学综合分析题:
某市公交公司驾驶员李某驾驶公交车正常行驶,途中,乘客刘某错过下车站点,要求立即下车,李某按照规定未予停车,刘某遂抢夺方向盘并殴打李某,二人在车辆行进中持续互殴,其他乘客对此未予制止。后公交车失控坠入江中。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守法内容的角度,评价李某和刘某的行为。
如果平时有做知识框架,脑海里会有关于“守法”这一章节的粗略印象,这道题答起来就很简单。

法海茫茫,望诸君都能找到航行的方向,不堕迷途。
最后,跟大家分享周洪江老师的一席话:
法律独来独往,很多人都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我还是希望法学生都能做法治之光。
法律不能使人向上,向上的只能是道德。
学了这么多年的法律之后,请大家保持一个做人的善良的底线,不要把法律当工具,不然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
与君共勉。
以上就是法硕学姐的经验分享了
但是,经验说得再多
也不如实际操作
法硕这么多坑
来让有经验的研究生带你学习吧~
20天法硕带读营
从读教材、演练真题到答疑
你想要的全都有!
免费名额仅限前十人,先到先得
快扫码加入我们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