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丨中国书法艺术传承的一脉,传统文化中一道风景

文/一者

中国书法传承形式多样,信札墨迹、摩崖刻石、碑刻,匾额也是中国书法传承的一种形式,不仅传承书法艺术,还承载着历史文化。

匾额、楹联一般是悬挂在名胜古迹、园林建筑、名店商铺或民居民宅,每一块匾额承载着家国心迹,记载着历史变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中国书法艺术传承的一脉。

匾额的特殊性(悬挂位置)决定了匾额上的题字多为名人、书法名家,一般都是书法高手,因此匾额因书法而备受瞩目,也因为题写者而备受关注。

历史学者、民俗专家,通过这些保存完好的或散遗的匾额重寻历史线索,还原历史本源,还原当时的风土人情。朱光潜先生在《我们对于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中提到不同职业面对古松的不同态度,木商、植物学家、画家看待古松的眼光不同而态度迥异。木商以实用为目的,考虑树木的造物价值,植物学家则是科学态度,考虑其叶、果、纲、科,画家观其盘虬、苍劲挺拔气概,是审美态度。匾额的不仅体现其美学价值、艺术价值,反映了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文化底蕴,还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沉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城市的历史与记忆。

“以匾研史,可以佐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

匾额不仅是书法艺术,还是文化载体。

历史文化古都北京,匾额书法是其文化标识之一,皇家园林、宫殿建筑、名人故居、商业街老字号无处不匾额。故宫自不必说,无门不匾额,有匾即书法。再就是北京的琉璃厂、前门商业街是匾额文化的集中地区,那些百年老字号商铺的匾额,每一块都承载着百年历史变迁和发展,代表着诚信、权威,既是古都北京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北京的特色名牌,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

山西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里保存了自宋代以来的楹联匾额158副,匾额128块,每一副都有故事,每一块都有历史。

今天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旧貌换新颜,都在急速发展,琳琅满目的商铺、酒店、旅游名胜的牌匾同样体现一个城市书法的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它展示了一个地区书法家的实力和总体水平。尤其是开放程度高的旅游城市,匾额书法文化就是一张最直观的名片,匾额书法等牌匾文化对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是不可或缺的。


点击图片看链接文章了解详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