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不能偶像派

作者简介:
文华先生,现居多伦多,出生在天津。自幼深受京剧样板戏的影响,常年对京剧研习、锲而不舍,一九八七年以《让徐州》初次参加当地的演出比赛,后又多次参加天津市组织的京剧票友演出,2007年3月23、24日在央视11频道《跟我学》栏目的票友展演中,演唱了一段《让徐州》。对《卧龙吊孝》、《让徐州》、《上天台》、《战北原》的演唱颇有心得。
京剧发展到今天,有相当一部分戏迷,本来对京剧一点不懂,只是偶然听了某个演员的唱腔,就喜欢上京剧了,他们只喜欢听自己偶像唱的,对于前辈大师们的唱段他们听着索然无味。这应该算是追星族了。
比如裘盛戎唱的好不好不知道,但偶然听到裘的某个弟子唱的觉得就是天籁之音,谁若说这个演员唱的没有铜锤的雄浑气势,他肯定急头白脸的说这个演员唱的连裘盛戎都认可的能不好吗?这可是抒情的裘派。我就喜欢他的,别人唱的的再好,我也觉得不好,我只学他。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是不是很荒唐啊?
还有些追星族不听不知道杨宝森、余叔岩是谁,叶蓬咋样?叶蓬是谁就更不知道了,就知道号称领军人物的一对当红演员,若有前辈善意的告诉他说他这里唱的不对,他马上用带有自豪感的语气说我听的xxx的,他就这样唱的,这些无知的追星族真是不知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在这些追星族脑海里,偶像即京剧,即使偶像把人物唱反了,也认为这是偶像在发挥个人的特点,追星族不知道演员要从戏情戏理的角度去要求演员,要认真去模仿、临帖前人塑造的每一个鲜活的舞台形象,追星族从来不知道演员是否精准的演绎、刻画了人物,更不知道京剧的精髓所在。
在追星族的认知里,偶像张嘴唱了,不管怎么唱都是无以伦比的好,否则怎么那么大的名气呢?还有些追星族连一点点的京剧常识都不具备,竟然问出“马连良和于魁智谁唱的好?李胜素已超越了梅兰芳吗?这样的黑白不分的愚蠢问题了。
如果戏迷都像天津戏迷那样懂戏,用严谨、苛刻、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求演员,让唱京歌的所谓大师在舞台上没有了立足之地,对认真的飙戏,飙功夫的演员给予真挚的热烈叫好、呐喊助威,京剧也不至于衰落到今天这样的地步。所以说有这些不懂戏的追星族给瞎唱、乱唱的所谓大师们乱叫好、乱鼓掌、给不认真演戏的所谓大师们这种糊弄观众的行为以滋生的土壤,京剧想不衰落都难,可以说不懂戏的追星族对京剧的发展、传播是有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