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三张验方,五张食疗方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凡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临床常见头晕、头痛、头胀、心悸、健忘、多梦、耳鸣、乏力等症。起病多隐匿,有的患者甚至没有症状,多在体检时才被发现。高血压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

高血压分三期:一期:血压增高,并未并发靶器官的器质性改变;二期:血压增高,并发至少一项心、脑、眼、肾动脉等靶器官损害,未出现症状;三期:血压增高,并出现靶器官损害的症状、体征。

西医认为高血压病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慢性疾病。如遗传、超重和肥胖、脑力劳动者和紧张工作者、食盐摄入过量、大量饮酒、吸烟等因素导致人体血管、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致使血压维持在较高的状态。西医治疗主要以降低血压,控制症状为目的。应用的药物有利尿药、受体阻滞药、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等。西医治疗的优点是降压快,改善症状明显。缺点是“降压治疗一经开始,就要终生持之以恒,须终生服药,停药血压即反弹”;而降压药物的长期应用又不可避免对人体有种种副作用。降压药只是维持血压在较低的水平,需要终生服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血压病。历代医家,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的从风论治,有的从痰论治,有的从虚论治,有的补肾养肝,有的滋阴降火,有的降浊化痰,有的活血化瘀,根据个体因素,辨证治疗取得很好疗效。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形成与肝肾亏虚,肝阳上亢,痰浊内停,肝火上炎,湿热内停,血液瘀滞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病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高血压病是逐渐形成的,病程日久,在病性上属正虚邪实。正虚以肝肾亏虚为主,邪实以痰浊、风火、瘀血为主。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临床治疗高血压时,以滋补肝肾健脾为基础,配合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泻浊化痰、潜阳熄风的方法,标本兼治,效果确切。

治疗时还应注意,在对待风、痰、火、热、瘀等邪实时,大多数医家多从某一方面治疗,或祛风,或清热,或化痰,或活血,这样治疗都不全面。中医认为,“痰瘀同源”“郁而化热”“热灼津为痰”“热极生风”,痰、热、瘀、风四种病理因素相互促进,互为因果造成高血压顽固、反复难愈。治疗时应抓住肝肾脾亏虚的病机关键。气虚可致气郁,气郁可致血瘀、化火、生痰。现代医学证实高血压病存在血液循环、血管功能障碍以及组织缺氧等病理变化。这与中医“久病入络”“痰瘀阻络”的认识有相似之处。痰瘀阻络是组织器官血液循环障碍、血管功能障碍的直接原因,因此在治疗时活血化瘀化痰药物的应用,对于提高临床效果至关重要。通过临床验证,对于有些屡治不愈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入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红花、三七、当归等,疗效良好,血压很快下降,并且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明显。因此活血化瘀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至关重要。对于高血压常有肝热内蕴之象,如面红、口苦、咽干、头晕、目涩等。此属虚热而非实热,应慎服苦寒药,以甘寒为主如白菊花、夏枯草、旱莲草、玄参等,这些药物既能清热又不伤正气。

高血压可以并发严重的脑、心、肾、眼等部位的病变。在治疗过程中,高血压最忌血压不稳定,这样最易导致中风发生。中医治疗高血压以恢复血压稳定状态以及预防并发症为目的。

许鹏飞三张验方:

一期

主证:可无症状,或见易疲劳,偶见眩晕,头不轻松,多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血压不稳定,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细涩。

主方:十味降压汤。

处方:

黄芪60~90g当归10g生地30g

川芎10g白芍10g川牛膝20g

地龙15g生磁石30g钩藤30g

菊花15g

方用黄芪补气;四物汤养血活血;牛膝引气血下行;磁石潜阳;地龙

通络;钩藤、菊花平肝清头目。

二期

主证:血压升高,稳定于升高水平,疲乏无力,下肢酸软,头晕头痛,心烦易激动,舌质略暗,苔薄白,脉紧。

主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处方:

天麻6g钩藤30g石决明30g

茯苓30g栀子10g菊花15g

川牛膝20g地龙15g益母草30g

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生磁石30g

甘草6g

方用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龙骨、牡蛎、磁石潜阳,配茯苓安神;栀子清热;牛膝引气血下行;地龙、益母草活血通络;菊花清头目;甘草调和诸药。

三期

主证:血压升高,头晕目昏,四肢酸软,神疲乏力,足踝、颜面轻度浮肿,血脂升高,尿见蛋白,舌质暗,苔黄,脉紧。

主方:羚羊角汤合五苓散加减。

处方:

羚羊角粉2g(吞服)钩藤30g菊花15g

龟甲10g石决明30g夏枯草10g

川牛膝20g地龙15g茯苓30g

白术10g猪苓30g泽泻20g

车前子30g黄芪60g甘草6g

方用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夏枯草清肝热;菊花清头目;龟甲滋肾阴;牛膝引气血下行;地龙通络;黄芪补气;五苓散去桂枝加车前子利水;甘草调和诸药。

【提示】心得:高血压的脉相见沉涩或紧,洪大脉按之软而不紧一般血压不高。按脉对高血压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五张食疗方

一:食醋浸泡花生仁一周后,每日早晚各服20粒。可治高血压病。

二: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山楂12克,桑叶6克。用开水浸泡,当茶服用。

三:海带30克,冬瓜100克,花生50克,瘦猪肉50克,食盐少许。一起入锅,加水适量同煎,加食盐调味。每日1次,连服7日。

四:淡菜30克,松花蛋1个。淡菜洗净,松花蛋去壳,入锅加水共煲汤。每日1次,连服7日。,

五:取鹅蛋7个,将每个鹅蛋的小头打一小洞,放入7粒花椒,再用纸把小洞封好,放入锅内蒸熟,每日吃1个,7个鹅蛋为疗程。食后血压会明显下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