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半小时:18位地理人对“地理类公众号”的思考(全文刊载)

题图用ppt制作,

空白地图来自谷歌图片搜索,

小红点用于示意地理人所在的位置。

感谢提到这个豫剧选段的同行,

让GEO读者阅读的时候可以多一个背景音乐

本文为读者阅读方便均采用文字形式、按时间顺序排列,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排版、编辑、加粗、高亮。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很好奇你怎么看?

观点1

匿名

总结:我包容,但有自己的喜好;对外包容,对内做好自己。

对公观点:

第1.

应该尊重女权和男权,谁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给男士化妆扣帽子的行为应该被极度反对。

第2.

不应该在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对所有人有侮辱或歧视字眼的词汇,比如娘炮,娘们儿,三八等,这不是对被侮辱者的贬低,而是对使用词汇者的矮化。

第3.

地理类的公众号不应该刊发与地理无关或者带偏价值观的内容,理由在你的文章里都有陈述,个人的价值观可以在个人的公众号里传播。第4.“娘”与血性不能化等号,不存在因果,可能有相关;同理,阳刚也不能与血性划等号,不存在因果,也可能有相关,无研究无发言权。

自己观点:

第1.

我个人不喜欢缺乏男子气概的男性,内在来说不敢担责,外在来说浓妆艳抹等,但是这不能和表面的“娘”内在的血性划等号,还是那样,可能有相关,但是没有因果,怎么说都会有反例。

第2.

我个人有一些性别刻板印象,但是在我的底线范围内尊重所有人的选择。

第3.

我个人极度讨厌某些没有演技或者歌技的“小鲜肉”,靠炒作与话题成为名人,没有作品与能力,但却收入极高,对社会风气影响很不好,例如,我不记得近年来范爷(她当然不是小鲜肉,但是我喊不出几个小鲜肉的名字)有什么作品。这对中小学生有很不好的导向,我接触到的家长引起共鸣。

第4.

关于战争与和平,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当前中国没有足够强大,也不是很弱小,不应以爱国、排外等煽动民族情绪,民粹或伪民粹主义,或者说民族沙文主义很可怕,因为中国人还没到一个可以真正民粹的程度。朋友圈里有很多充斥着侮辱贬低美欧日,意淫自己强大的文章,竟然阅读量惊人,非常可怕;

当然中国的环境也没有到不居安思危的程度,新崛起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遭受压制,但是到处抗议只是表面文章,做好自己,提升国力更加重要。我也是和平主义者,但战争不会来找自己只有在自己足够强大时才存在,不可能在自己不强大时不居安思危,落后就要挨打(以前的战争,现在的各种措施)还是硬道理。

*在我发给各位地理人再看一遍的时候,这位同行最快发给我,并且分了两个层次(总结、观点)和维度(对公、个人)。总结的这句话里流露出的特质也是我非常赞同和认可的。每个人当然带有自己的偏见和好恶,不过一些时候你的个人观点出现在专业场合并不合时宜。

观点2

匿名

文章中的观点以偏盖全,有点杞人忧天。

公众号不应该随意放大,夸大其词,读者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关于读者,就是希望有你这样的读者,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信息爆炸的世界,有一份自己的思考

你不觉得他最大的问题是公私不分吗?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啊。这个和读者有什么关系,问题在于读者吗?问题难道不是在于这个公众号么?不太理解你最后这半句话是怎么和前面联系起来的?

公众号不能随便说

夸大宣传

但是现行的世界,这种信息太多,就需要读者自己甄别了

可为什么不该公众号先守住底线?

嗯嗯

*经过我查阅:这不只是职业道德或者说缺少对专业的尊重,《我们都爱地理》这种转载行为也不符合《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关于这点,另外一条副推送会有详述。

观点3

Luna Jiang(化名)

看了师姐的推送,我觉得结合地理不知道该怎么说。

但是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我觉得一直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被缓慢改变的状态中,也就是说,没有一成不变的从行为/心理上划分性别的确切的标准,男女二性,本是生理上的描述,只有生理上的显著差异,才是涵盖到(几乎)所有人的。

如若将性别划分扩展到心理/行为层面(性别刻板印象),总觉得有些奇奇怪怪,就像你可以选择追求或不追求自己与群体相似,但万万不可要求别人与群体相似,比如为什么异性婚姻被贬低,同性婚姻被视为异类,只不过是从生理出发的社会认可度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个挂着地理牌子的知名公众号发这种转载的文章,觉得有些不负责任,甚至是厌恶。

虽然不是每天都有关注公众号,但发现烂文和广告会毁掉对这个公众号所有的好感。

以上不知所云,师姐可以不予采纳,要采用就化名吧

所有的声音都应该被听见*。

如果是化名的话,因为你是第一个回复的,就是 上海1

*这句话算是我的有感而发,不仅是肯定TA的思考,也是对我自己说的。当别人问我“主流观点”的时候,我总会有点怯,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不发声。

那么到底是谁扼住了我的喉咙呢?没有别人,是我,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怀疑。理性平和地就事论事进行探讨争鸣,而不是夹带污言秽语、歧视侮辱的语言暴力,应当是文化中重要的言论自由。

观点4

匿名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我们都爱地理这个公众号发这篇推文,估计是为蹭流量吧。这个号我没关注,所以不是很清楚它的定位。地理与学术,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相关,所以大家可以从自己的定位出发来运营公众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家都拼命在奔10万+

奔10万+一方面有收益,但更重要的是有话语权,这点我认为更重要。

回到这篇推文,我觉得也不是它第一天提出来的,女汉子这个词和男生娘几乎同时出现。尽管不舒服,但是目前客观存在了。这有中国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因素,女性在国内陆位一直较低的。但可发现大城市女性地位较高,这和经济,教育等休戚相关。所以教育责任重大啊,只有通过教育,才能逐渐提升国人的素质。还有传统文化和道德,这点也非常重要。

现在公号很多鸡汤文,转发量反而大。从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做研究论文,那么鸡汤文市场小了,自然就没人做啦。所以我们的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赶呢。我们爱地理为何转发,就因为是热点,可以带来流量。不过确实很容易认为地理人也在娘化。再想想,整个社会都这趋势,地理人又如何逃脱呢?公号其实也是关注这一现象,我猜态度应该也是反对往这一趋势走吧

Q2.你想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怎样的地理人形象?

地理人我认为应当大气,开明,睿智(怎么感觉和上海的宣传口号一样了 ),应着眼全局,有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人地和谐。目前地理的资源太依赖政府,希望能有人开辟新天地新模式,将地理也纳入社会运行体系竞争,我认为反而可以激发地理人的活力

如果登,匿名哦,因为也是匆匆忙忙一想。但我想到了十年前的自己,也是坚决反对性别歧视,如今想法圆润多了,不知是进步or退步

作为一个每天更新公众号的个人订阅号内容创作者,我非常能够理解阅读量的焦虑。我当然希望文章被更多人阅读,被更多人喜欢,甚至曾做过一个梦里面全世界都在看我写的文章。当然这只是梦啦。现实生活中,对我的GEO来说更重要的是,多一个人能够真的读了这篇文章开始多一点点思考,而不是跟风转载。所以,我自认为慢慢走出了阅读量焦虑,开始有了“留言”焦虑。那就是读了之后,这些订阅GEO的读者都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多了一种理解和看待世界的角度。

观点5

Honolulu(化名)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不合适。

我觉得开设公众号平台要与公众号的主题相符。

“我们都爱地理”的落脚点为“地理”,而不是“男性娘化”。

或许,可以另外开设公众号平台来探讨这个问题。

Q2.你想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怎样的地理人形象?

有关地理人形象。

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如更多去发现身边的地理。

所见所闻所感,甚好。

观点6

匿名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1.我们都爱地理应该是一个传播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平台,这个内容选取与平台宗旨不符;关于各类观点应该有一个理性认知,不能随波逐流。

Q2.你想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怎样的地理人形象?

2.地理人需要用地理视角、全球观点辩证地看待事物,不能盲目地跟风所谓快时尚全民娱乐的观点。

观点7

化名:大可

我刚才仔细翻了我的订阅号,好巧啊,我早就取关了这个公众号,难怪没有看到你说的那篇文章😄

于是我特意重新搜索了这个公众号,想着读一下这篇文章,但意外的发现我有几十位好友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的😳

暂不论你评判的这篇文章观点如何,我想你对公众号定位问题的想法是积极的。

经过翻看公众号内容回忆起以下可能是我当时取关它的原因吧:

☝️作为一个定位为“地理类”的公众号,发这种“社会类”文章是否妥当,仔细看可以发现不仅仅你说的这篇文章,还有其他类似的“社会热点”文章,我不一一列举,并且观点大多是表达个人态度的,基于此,我感觉这不是我想看的“地理类”公众号;

✌️此公众号的初衷可能是好的,里面分了三大栏目,而且做了很清楚的整理归类,因而部分受众(我主观臆测可能是地理初学者吧)应该也很喜欢这样的内容,但恰恰是这样的略显功利化的内容并不符合我的阅读需求(另外谈及我猜测的公众号受众,一些言论就更要妥当考虑);

👌早已取关此公众号,近期文章并不熟悉,以上仅为之前的想法与师姐分享,不知所云。

不过对于师姐能够站出来当众驳斥的行为非常的支持,也十分敬佩,不像我等对于看不习惯的东西就默默取关,眼不见为净🤪

按理其实个人不喜欢看,取关不看就可以。我之所以没有办法只顾自己,就是一种对“挂羊头卖狗肉”行为的反感。因为这个公众号公然在简介中说“爱生活,爱地理”“原创精品干货”,并且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在做。试问,能想象一个数学老师在我们都爱数学的公众号上发这样的文章?老师当然是人,有自己的个人观点无可厚非,但是一旦是以老师的身份、做专业的事情,那么还是尊重自己的职业身份和专业操守更好一些。如果有同行不小心没意识到,我作为同行看到了却不指出问题,我心里过不去。但并不是说所有同行都必须站出来,只是我选择站出来而已。

观点8

化名:重庆1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同为平权主义者,而且也是地理人,看到在挂着我们地理名头的公众号,转那样的文章挺不开心的。

平权主义要展开了说啦,好大的一个社会问题啦,够写几篇论文了。我就切我们探讨的两个点。

第一 ,一个号称地理精品的公众号推送这类男性娘化的文章,我觉得不合适。这个文章跟我们地理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而且还是很个人的,带着一定性别歧视的观念。当然别人如果说老子自己的公众号,我就愿意这么干,爱看不看,关你屁事。我好像除了取关也没其他法子。哈哈。

不过多嘴一下,推送的小编肯定是个男的。

这两年天南地北的做项目,见识了太多男权意识深厚但是不自知的男人们。他们真的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问题,无数次的人跟我感叹,你一个小姑娘出来做啥项目,多累啊,回家随便找个工作赚个零花钱,你男人养家就好了。他们说这个话的时候都满脸真诚完全没有恶意。你除了无奈的笑根本没办法。这类文章会贴合中国很大一部分男人的想法也很有可能啊。

Q2.你想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怎样的地理人形象?

我想在公众号上看到一个平等包容,见识广博,沉稳睿智的地理人形象啦。哈哈。地理上的风光知识就很美啦,挂着地理的名头就多干点地理业的事情嘛。不应该狭隘的观念对待男性,女性。男权女权太偏激了我其实都不怎么感冒。

观点9

匿名

随意翻看“我们都爱地理”的历史记录,就会发现偶尔发的内容是与地理不相关的,标题也是夸张的。

一周前发了一个“被抖音毁掉的中国年轻人”,一周后发了一个“抖音上传疯了的网购方法,超省钱!再不get就亏大了……”,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点开后文一看还是广告......

该公众号里发的文章大多数是转载网络的,可能在选稿上没有太严谨。先前推送的《灾难还严峻的现实:中国男性正走向娘化》,更是让人咋舌。

公众号名为“我们都爱地理”,却推送与地理无关和过于片面独断的观点,不免会让人产生反感,甚至是对地理也留下不好的印象。

再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对学生,对正从事或将要从事教育行业的同行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理解学生的多样性,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出自己的特色有什么不对呢

文中说“追求个性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去追捧女性化男星,绝大部分男孩子都去为追求“柔弱美”,国家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能指望一群天天描眉,涂指甲的男兵去站岗吗?我们能指望一群端着兰花指的男运动员去打篮球吗?我们能指望一群玻璃心的官员去跟外国讨价还价吗?”。

化妆就是女性化和追求柔弱美了吗?就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了吗,那周总理中学时期还常为话剧反串女角,如果以文中的标准来看,总理当年就是十足的“小鲜肉”,但依然是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是受人尊敬的总理。

士兵管理很严,无论是男兵女兵都不可能化妆涂指甲,并不是拒绝女性化,而是为了节省时间,加强管理。

我们的确不能指端着兰花指的男运动员打篮球,因为专业的篮球运动员明白打篮球翘兰花指手指容易受伤,但是并不代表女性化或者女性就弱于男性运动员,看一看中国女足和中国男足就明白了。

文中还用很长的篇幅写了“娘炮的背后是血性点丧失”,这完全就是片面至极的想法,男性化=刚强、有血性、强壮=对国家有贡献,女性化=柔弱、懦弱、软弱=弱=对国家无贡献甚至有害,这种观点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认同。

勇气、信念以及强壮的身体的确是我们希望学生能具备的,但并不代表这就可以与男性化挂钩,也并不代表男生就比女生强,也不代表教育工作者可以因学生的个性化就去歧视学生。

这种刻板印象也并不少见,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会跟学生随口说到“女生就是学不好数理化,如果语文还学不好那就丢脸了”,“男生的逻辑思维比女生好,论文写的也比女生好,更适合搞学术,女生越漂亮论文写的越不好”,诸如此类的言论,伤害了多少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了多少学生成长。

性别间是有差异,但个体间也会有差异,怎么能用性别差异去掩盖个体差异呢?

心理学有个现象叫自证:即你以及你周围的人是如何看待你,会相当程度上影响你的表现,你认定自己不行,于是你就放弃努力,于是你真的就不行了;反之你认定自己能做到,就持续不断地努力,结果真的可能做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程度。

事实上许多“女生学不好物理”“男生做不好细致工作”之类的观点,也许就是导致许多人最终真的做不好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女物理学家并不少,优秀的男秘书也不少,为什么要用刻板印象去限制人的成长呢?

最后分享一个很久之前在微博上看到的故事,师范生去实习时在课上提到一句“女生不适合学物理”,被导师知道后就把他那门实习课挂了,因为认为他不具备当老师的资格

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许我们都应该思考,该怎么去改变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让这个世界的未来更美好。

我希望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的地理人的形象太难用语言描述了,就不写啦

我是觉得涉及到职业道德底线,就不该笑一笑让这件事过去。

发现身边好多人都有这种性别刻板印象

感觉那个公众号有点转型营销号

就是赚一下点击率

打打广告

也没怎么选稿子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这位导师真是一位“良师”。

我成长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老师,以为人师表的名义行“性别偏见”之实,以专业权威的角度给学生下判断,甚至当众让学生难堪。

我有好几次因为题目做错被老师骂哭之后,老师略带轻蔑地说:女生就是这样经不起一点批评。

如果多一些那样严格的导师,我想我也不会被“宽慰”那么多次“你是女生,数学物理学不好是正常的”,更不会在心态上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少年时期,因为多次被这样的否定,而怀疑自己到现在。

观点10

七七姑娘(推送留言)

我大概明白作者写这个文章的意图和想要表达的心情。

此类问题我相信不少读者都想过,哪怕只是一瞬间的闪现。

信息时代的信息,鱼龙混杂,微信当然不例外,许多公众号起的名字都对不起它的内容,也存在经常会发一些题不对文,或者标题明显靠俗媚来吸引读者点击率的情况。

理性的读者最初被骗进来,之后发现没营养也会取关的。

关于娘炮这个词,我理解的是并不是强调女性的一种歧视,而是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男性应该是阳刚的,所以不喜欢不习惯看到男性这样。男女不平等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女性地位已经提升太多太多。要想完全平等,似乎不太可能,毕竟两者有一些固有属差别无法改变,但一定会越来越平等。

公众号的运营者,有些是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做地有营养地推送,有些或许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那么规范的操作和学术的严谨性,有些或许就是为了一博眼球。所以可能让你感到失望与不解。

但是,你坚持自己的就好,可以为此发表观点,提出倡议,但不要过度愤懑与打抱不平。个体力量太小,不随波逐流很好,所以做好自己,你就会很开心。

之后我们也再探讨了一些:

留言随便说了一点,可能没啥用。因为我没有思考过太多,我或许是那种比较麻木的人,我会想某种现象不好,也会想某种现象为什么会存在,也会想为什么大家能容忍它存在,却从不曾想能改变或者为改变做出努力。这或许是大多数人,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

你能对我说出这些话

就说明你至少不想一直做大多数

因为是泛泛之辈,所以永远觉得,人微言轻。

要想做出些改变,得有先决条件,你的发声需要振聋发聩,而前提就是有一定分量或地位。或许关于思想意识领域的乌烟瘴气比看得见摸得着的更难以捉摸评价衡量评判,这样难的事,怎么改,于是乎,大家就想想就过去了。

我不觉得只有大家需要发声。

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发声权利

别人不把你当回事的时候更应该把自己当回事

别人把你当回事的事,更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发言机会

还有平权并不是抹杀男女的不同啊,并不是男=女。

只是要求再思考一下:

我们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是否危害到了最基本的

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权利?

哦哦这样啊

观点11

实名:上海 赵讷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首先这个推送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跟地理二字背道而驰,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可是人格无尊卑之分。所以转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很容易走进评判人性与人格的误区。仅从外表对新兴人类进行评判未免太绝对了,而且如苏打绿的青峰等人,人虽细腻,但也真的是有才华。我们爱地理,爱的是地理的渊博,厚重,而不是片面,一孔之见。

Q2.你想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怎样的地理人形象?

地理人的形象也正如地理学一样,是厚重的,有积淀的,不浮夸,说出来的话都是有思考,有温度的,这样的地理人才能一个影响另一个,之后形成地理的惯性网络体系。

观点12

匿名

我后来不太看它的文章了,但想到它有不少资料整合,没有取关,有时候会看到它推送的一些文章标题,就觉得挺莫名其妙的。

给我的印象是这个公众号很杂,到处转载,什么都发

观点13

匿名

态度(attitude)到行动(action)的距离有多长。

如果你问我看法,我一定说平权。

我是一个很早接触接受和宣传多元文化无性别观的人,但我难免生活中也会说一些吐槽别人的评价,说的时候也没多考虑这些。

但我还有一个观点:因为自己是一个主观很强的人,所以这公众号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观点的人在评价另一种,文章的观点我也可以理解并接受并包容,即认可和不认可我都可以理解并接受,我不是很强烈的要别人和我一样,我也不会因这篇文章而改变。

但可能作为一个地理公众号要考虑受众影响,这样的内容不是很合适。我强烈输出后一篇公众号中(教育呢喃:一篇公众号文章引发的讨论:男性就不可以化妆吗?)的有些观点大约在18-22岁,现在就比较平静。

因为特别想改变别人观点的时候很少了……理解差异性(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不过我也没去看那个原文,可能其实比我想的更不恰当,因为知道讲什么主题之后就根本没兴趣看这些浪费时间的傻文章,对我来说这种就是看到标题我不会点进去的那种。

嗯嗯,这种文章我原本也是根本不屑一顾的。

但一看是发在 我们都爱地理的号,就觉得很生气啊

而且因为公众号受众很广呀,

对于分辨力不足的年轻人、初学者,

我会觉得有很多不好的影响

我觉得不好我还是看了,还要评价

就是因为我觉得有些事情触及到了底线,得去做。

随后我提到了自己当时正在听的一个公众号里面的配文(风起苍岚:锵锵前尘 20060914 暴力话语的狂欢),里面提到胖子邓的一段话:

题主,你有和脑残粉交流过吗?

我有。

你告诉她,XX抄袭。

她会对你说,抄袭怎么了?抄袭关你什么事?

你告诉她,XX演技太差了。

她会对你说,你上啊?就知道站在干岸上指指点点,你觉得不好你就别看啊。

我觉得这段对话很有意思

正因为我理解产生偏差的原因,我知道“争论”是很难解决问题的,或者说问题的根源不在这,要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教育。

我以前持不改变别人至少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改变了自己那也就成了,或者能改变一个是一个。

现在也一样这么想,但没那么努力去加入阵营,或者去批判别人了,因为发现事情永远很复杂,改变别人的意愿很淡。

我不是想批判人,我想就事论事,专业理性地谈一下某件事

但发现一旦发声,就会被误认为在评价别人

是啊……永远有对立面,就事论事持不同观点和judge有时候不是我说我不评价别人就不那么想的,所以别人可能也就不是就事论事。能认清自己但看不清别人😂

真的是很长的一个修行了

观点14

匿名(提到了豫剧选段)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话题,我简单说两句,匿名吧。

我关注了我们都爱地理,尽管没怎么看过,我觉得相比较来说标题上很多和地理有关的有趣知识。我希望更多地理和地理教育同行能在公众号发声。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古人就说过,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转一些和地理不大相关的内容可以,感觉尽量以地理为主,客观公正表达观点会好些。如果是想百家争鸣,可设专栏互动,古代诸子百家都是辩论中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Q2.你想要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怎样的地理人形象?

地理类公众号我觉得要和地理相关的内容,提现专业性和特色,或者能与地理有关联的内容为好。过于大杂烩,就失去特色和意义了。

观点15

匿名

不好意思,现在才回复你。

因为我一直找不到思考这个问题的着眼点。

首先,作为地理类公众号,把主题延伸至教育,我其实觉得并无不妥。

可能因为自己专业的缘故,并不会把目光只专注于地理二字,毕竟教育话题其实与每一个基础类学科相关。

其次,关于文章所呈现的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我也一直自诩为一个平权主义者,因为非常不赞同社会给每一个个体贴上的群体标签。不过因为我没有看文章,只是看了标题,我在想的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批判的到底是现在男性的所谓“娘化”,还是社会上对这种“娘化”的推崇(比如韩流偶像的成功)。

我向来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所以男孩子可以温柔,女孩子可以爽飒。

但现在社会有一种现象是,舆论引导男性,特别是年轻的男孩子,认为阴柔的男性才是值得推崇的(比如那个刘宝宝?有点记不清了就是整容成芭比的一个男孩子)。

观点16

匿名

我觉得现在思想挺自由的,并没有啥男女限制,男生变性都没事儿。

自己想做女人就去做,想man一点就man

哈哈😄,人往往是多面的,难说一个彪形大汉没有玻璃心

外表刚强也可能铁汉柔情

曾经我就觉得做女人挺好,可以很有气质,可以万众瞩目,哈哈哈

总结下,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好,不用在乎那些固有的认识。过于强调性别差异对谁来说都是负担,都是不公平的,希望能换位思考。

观点17

匿名

Q1.”我们都爱地理“转”男性娘化“推送有哪些不合适?

(0)

相关推荐

  • 这可能是游戏推荐公众号的最后一次更新了……

    沐沐带你发现好游戏! 先狗头保命一波 虽然有点标题党,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起但大家都这么起 ) 但微信文章推送的规则又更新了, 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微信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 ...

  • 来一次不大不小的中型走心

    Edvard Munch 微信是封闭的.除了那种引爆全网的热点,通常人们永远只在自己的一个圈子里.看到的,听到的,分割得彻彻底底的. 有一天夜里,我非常闲,搜索一些关键字查看,偶然进入一个公众号,做得 ...

  • 我发现一类完全空白的视频号商机,做好了,可以轻松年入百万

    视频号有个区别于其他短视频平台的地方,就是每个视频下面可以加公众号文章链接,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创新. 但是很多人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太当一回事. 我觉得其实可以用好这个链接. 现在很多视频号号主都 ...

  • 小议“娘炮”

    作者:莫小年 最近,"娘炮"又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议论.本文拟就与"娘炮"相关的话题,做一点讨论. ① 抨击娘炮?此"娘"非彼"娘 ...

  • 精炼五分钟:为什么要知道18位地理人如何看“地理类公众号”?

    题图用ppt制作, 空白地图来自谷歌图片搜索, 小红点用于示意地理人所在的位置. 本篇提炼了18位地理人对地理类公众号.性别刻板印象的思考及期许,最后自陈坚持GEO日更的原因. (本条推送预计阅读时间 ...

  • 九位地理老师取关某地理类公众号的几种原因

    题图沿用本周五推广2019.7.22-25上海研讨会时用的图 7月来上海,除了要学垃圾分类,地理教师还可以在华东师大学到更多. 本篇推送分享我微信联系人中的9位地理老师与我分享的"黑榜&qu ...

  • 这个六月,地理老师最推荐什么公众号给高一学生?

    题图中的环状图是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excel制作 首先声明这不是学术研究 这应该更像是一个高中生 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就做到的地理类自主探究 源自我边吃午餐边刷微信时产生的一个想法 我很好奇 地理老师们 ...

  • 濮阳人做的这个公众号,竟把我听哭了。。。。

    近一段时间,经常失眠.强迫自己闭上眼睛,耳朵却不听使唤.即使是夜晚,世界也不会彻底静下来,我感觉灯光照射在墙上,都能反射出声音. 朋友推荐我关注一个公众号叫做"夜听风语声". 他说 ...

  • 普通商科学生to半个程序员to数据小专家to公众号博主to大厂商务分析师

    今天说的这个小伙伴,其实我在年初<42杯咖啡的故事>里提到过. 这家伙是我本科的学弟,上午我们约了杯咖啡,又聊起当初他的经历--今天这个奇奇怪怪的标题,说的就是他. 当初上学的时候,学校算 ...

  • 让人无法抗拒的顶级公众号,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

    从现在开始,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好好生活,做一个接近幸福的人. 如果你在眼花缭乱的微信世界 很久也没有找到值得阅读的号 那下面推荐的几个号 他们有态度.有质量.有吸引力 值得拥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

  • 如何做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微信公众号?

    60W活跃用户深夜发媸创始人徐妍:如何做一个欲罢不能的公众号? [深夜发媸]创始人徐妍,拥有60W活跃用户的她颜值爆表,才华也是超一流的,凭借天马行空的思维.诙谐的语言以及对用户精准的判断,她每篇文章 ...

  • 要想更多人关注你的公众号?这6个特点了解一下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社工客首席运营官·王潇 从2014年接触新媒体(以下以公众号为例),陆续参与运营过的微信公众号有十多个,自己也系统学了相关的新媒体运营课程.公益 ...

  • 20岁女孩1个半小时接6位嫖客每天接客30多次 1人撑起1卖淫点

    20岁女孩本来长相姣好却要铤而走险,沦落为失足妇女.不过,也正因为她漂亮的长相,给她带来了火爆的生意,平均一个半小时就会有6位嫖客光临,而且还有不少人需要在门口排队,算下来每个嫖客拥有的时间只有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