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身、养身、乐心及云水禅心

有人学富五车,处世唯艰;

有人胸无点墨,长袖善舞。

这是一个知识之别,是一个学用之分。

生活充满变异,人生需要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就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忙。

三教合一是中国文化之大的趋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兼融。儒道释等都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孔孟重视和人聊天,仿佛智者的启迪;老庄乐与自然对话,追求心灵之宁静;佛家仿若鸡汤,自觉不自觉地滋润着世人。各有其理,妙乎其用。

有知未必有识。网络之时代,知识的获取太过容易,然真正关注智慧、找寻智慧的人却少之又少。

浩瀚之传统文化,如何读用悟?少精儒家,中研道家,老而习禅。

儒家讲“出世”,重视“修齐治平”之士大夫情怀,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而无为枉少年”,“与其平平庸庸,不若轰轰烈烈”;心存志向,必有诗和远方。这是每个年轻人的不二选择和必由之路,是谓“奋身”。

中年以后,生活的磨砺,对社会多了一层解读。善恶未必有报,付出未必成功。学点道家,非为消极,而是要我们从整体上辩证看待万事万物,把生命和宇宙万物看做整体,不计较一时一地之成败得失,时间是最好的玫瑰。有此修炼,有此感悟,则往往不会有过激之情绪反应。是谓“养身”。

老年以后,精力不济,能力衰退,学点禅经。花开花落任由之,云卷云舒慢品之;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去杂求静,心惬自然。是谓“乐心”。

人生之追求,无穷无尽;生活之考验,无边无际。物质和心灵,矛盾也无处不在。有钱未必快乐,无钱未必痛苦。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平凡之生活,需有仪式感;诗意之人生,要有云水禅心。

云卷云舒自灵空,
水泊水流漫向东。
禅意人生何处去,
心中自在笑春风。

曾经豆蔻,曾经芳华,曾经荣光,聊不完风和雨,叹不尽成与败。

一杯人生,一段禅意,一曲情怀,说不完平生事,看不尽繁华梦。

奋斗之余,云水禅心。在纷繁的尘世中,领略花开的美丽,承受凋零的凄凉,也许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这个世界,看似复杂,其实简单。本质上,还是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不复杂;你若纯洁,世界就清新。

纵使世情冷暖变幻,依然可以简单歌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