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彼岸:也说《汉广》与《蒹葭》

.

刘摩诃

原创 刘摩诃  文汇笔会  2021-5-29

收录于话题 #刘摩诃

.

老生常谈云,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其发源滥觞,则在《诗经》。又云,《诗经》,尤其《国风》之作,善于写情,总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把人生的喜怒哀乐淡淡吟叹,所以,相似的情感,在不同的诗歌中,表现却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身段与姿容,而各具个性。旧说如此,自非陈言空语。比如著名的《周南·汉广》和《秦风·蒹葭》,两首诗有共同的主题,即企慕而不得;但两个诗人在求不得之后又有着迥异的反应,便能看出人的不同来。个性与共性交织,既有鲜活的生命的跃动,又能展现普遍的追求与永恒的向往,伟大的诗篇,本应如此。    

佛教讲人生“八苦”,“求不得”是其一。可望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这是人类一种基本而永恒的痛苦。《汉广》所写是“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在汉水的对岸,远远望见美好的女子,却无法去追求她。因为“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江啊太过宽广,游不过去,甚至连舟楫也无能为力。诗人只能不断幻想着成亲时去迎亲的场景:“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又不断陷入幻灭:“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歌中的汉水仿佛是传说中的弱水,成为无法逾越的天堑。《蒹葭》中“所谓伊人”则永远“在水一方”,任凭诗人如何“溯洄从之”、“溯游从之”,总是无法接近。    

我们都知道,无论江河如何宽广,人们总是有办法渡过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卫风·河广》),事实诚如此。但人生中却永远有无法靠近的人,有达成不了的愿望,这才是两首诗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吧。这样的意思很哲理,不过诗歌却绝非哲理诗,它们所写的只是毫不犹豫投身其中的生活,在困顿中依然沸涌炽热的情感,所展现的便是遭遇这生活、燃烧这情感的那些活生生的人。    

《蒹葭》的诗人是个行动力极强的人。纵然“伊人”仿佛不可接近,他却不放弃尝试,有时逆水而上,有时顺流而下,不断寻找道路,哪怕理性明明白白告诉自己,伊人“宛在水中央”。古希腊传说中,女祭司希洛在达达尼尔海峡这头的高塔上点燃明灯,对岸的情人利安得则投身黑夜中的大海,游向爱人。某夜风暴吹灭灯火,利安得迷失方向,溺死海中。后世的诗人反复歌唱这个故事。济慈(Keats)这样咏叹:“侘傺怳忽兮利安得,沦空海兮少年郎,奋身不顾兮向死亡。”(Sinking bewilder’d ’mid the dreary sea. / ’Tis young Leander toiling to his death. )爱的诱惑,让人一往无前,哪怕那道路通向死亡。《红楼梦》里面,贾瑞不是同样临死仍在贪看风月宝鉴,不肯放手么?不同的是,利安得奔赴的是两情相悦的爱情,而贾瑞赴汤蹈火却只为一点痴念、满腔色欲,自然便有百尺楼上与地下之别。高下之别虽然如此,但遥望着水的那方而上下求索,这却是一样的。行动力之有无,区别的本不是高尚与卑劣,而是生命力的弱与强。    

这样一比,不能不说《汉广》的诗人热情有余而力量不足,大概算个幻想派。诗歌第一章,写他看到了对岸的游女,然后感叹江永而汉广。试取汉水比较达达尼尔海峡,孰为宽广,孰为衣带之水,应是一目了然的吧。就算泳不可过,舟航总非难事,可是我们的诗人在诗歌的第二章、第三章,就只是幻想着秣马迎亲,然后突然惊醒汉广不可泳,江永不可方。幻想旋生旋灭,真如水上沤沫一般,而实实在在追求的行动,却看不到。这样看来,这个诗人是个胆小自卑而喜欢空想的人,相比《蒹葭》的作者,不免软弱太多。    

当然,这只是就诗歌所呈现的抒情主人公所作的比较,如果就诗论,《汉广》却不失为一首可以比肩《蒹葭》的好作品。因为它很成功地表现了那种幻生幻灭而旋起旋伏的情感。空濛、迷茫、绵长,人的一生之中,少不了品尝这种滋味的时刻,不是么?    

不过,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理解两首诗的不同。在水那方的伊人,真的可求而得之吗?似乎《蒹葭》的诗人更倾向于积极的回答,而《汉广》的诗人则是悲观的。积极者会认为,美与爱,就算遥远,却并非无路可致。故而他毫不犹豫展开行动。悲观者却会想,美与爱看似可求,一旦靠近,却会失落,甚至会向丑与恨的方向转变;而使美与爱恒久不变的方式只能是让其停留在幻想中,唯有颠倒梦想在我心中,不虞其失落与变质。因此他只幻想。    

这第二种理解并非毫无根据。蓬莱、方丈、瀛洲,是大海上的三仙山,它们是神仙居所,象征着永恒与完美,当然也可以视为在水一方的“伊人”。秦汉的方士们如是描绘三仙山:没到跟前的时候,望之如云,盈盈满目;真靠近了,三神山反而像在水下。如果不放弃,还是想上去,就会有风来把山吹走,总之无法登临。(《史记·封禅书》:“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如果明白仙山之不可接近,一般人的选择最多也就去到蓬莱,期待亲眼目睹,然后存之心中,作为日中的渴望与夜里的梦想。这近于《汉广》。可总会有秦始皇、汉武帝,相信自己能占有永恒与美好,徒劳地派方士入海访寻仙山和山中的不死药。这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类似《蒹葭》诗人的做法呢?    

秦皇汉武们不明白,真实的海洋是有尽头的,人心的欲海却茫茫无有涯际。渡不过的不是深水与大洋,而是人心的欲望;得不到的不是美好,而是美好的完满与永恒。于是秦皇汉武终究不能与《蒹葭》诗人相提并论。前者何曾亲眼确认过神仙世界的存在,不过是心里怀着不死的贪欲,便心甘情愿接受欺骗,驱使千万人去为自己的迷狂奔忙,甚至送死。    

而我们的诗人并不如此。他真实地望到伊人,看到美,确信值得去追求。于是在萧瑟西风中,在泓峥秋水的这边,他出发找寻渡口,哪怕心知道途险难而漫长,却依旧怀抱着美好。他知不知道,凝望着彼岸的,彷徨中伸出手,渴望触摸美好的那个人,置身在天地苍茫间,这也是美好的景象,甚至是更大的美好。正因为怀抱着美好而非贪婪,不停息地梦想与寻求,才不知不觉中步入美好的疆域,化作美好本身。这样的自己终究会与永恒的向往融为一体。那个拿萨勒木匠之子曾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是否可以如是理解呢?    

这样想来,《汉广》的痴想还是与《蒹葭》、与利安得一样吧。虽然个性迥异,力量不同,但是永恒地激发着人类,也最终成就人类的,是相同的对美好的向往。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让我们都到彼岸去吧,美好在那里。

.

(0)

相关推荐

  • 古诗词常见意境及对应情感总结集锦与鉴赏示例

    古诗词鉴赏之难,在于景与情的融合. 具体的景物,在古诗词里的一般叫"意象",诗人通过对意象的描写刻画,寄寓特定的思想情感. 古诗词的意象和思想之间,有个连接的桥梁,叫做" ...

  • 晚唐著名诗人,赵嘏十首诗作,意境凄凉清雅,暗含浓浓的江湖意象

    晚唐诗人赵嘏,因其的名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而被大诗人杜牧称其为"赵倚楼",要知道,这可是相当高的评价呀. 赵嘏是江苏山阳人,自承祐,在唐朝众多诗 ...

  • 141.沉郁的挣扎与潇洒的解脱

    141.沉郁的挣扎与潇洒的解脱 作者:gkgushiwen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真正的好诗总是以其深情款致打动读者,引发共鸣.然而诗到情深各不同,因作者阅历与个人人格的不同,古代诗人面对同样仕途挫折,宦 ...

  • 若有来生 可有来生 | 蒹葭苍苍(诵读:面对大海)

    若有来生 可有来生 作者/蒹葭苍苍 诵读/面对大海 编辑/紫烟 每年四月尾五月稍的这个节点 她都会不早也不晚地衣袂飘飘而来 我苦笑,山河破碎的窘境, 让她年复一年地扼腕轻叹 她那样怜悯地看着我, 眸子 ...

  • 北牗南窗续梦篇 蒹葭苍苍

    北牗南窗续梦篇 蒹葭苍苍 七律·观经典诵读会 童音朗朗诵书声,环珮玻璃并玉钲. 诸子百家风雅颂,四书五典乐歌行. 唐诗宋韵千章句,李杜苏辛万古名. 少壮光阴须努力,传承薪火任非轻. 七律·母亲节感怀 ...

  • 苍水蒹葭,只为你归田卸甲!古风句子

    回首人间,一份凋零,十里情海,花月浓,人间是非泪,情眼注入,雷雨三年更,花别泪,,人间错,问江湖,许我一世柔情,错问一世心思,来世韶华,,北风泪,来世真,今生缘,离歌一声,梦无期,读懂人心,一别天涯. ...

  • 诗几章,隔镜花,不是蒹葭也苍苍

    夜色漫,青莲月,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菩提下,白蕊漾成了流光:诗几章,隔镜花,不是蒹葭也苍苍:敛眉眼,谁酿弦中宫商成双. --<尘埃飘落梦>题记 在这个薄凉的春天,校园里桃花一树一树的开 ...

  • 日子 | 蒹葭苍苍(诵读:面对大海)

    日子 作者/蒹葭苍苍 诵读/面对大海 编辑/紫烟 山村的每个黎明,都会在报时的鸡鸣中醒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日复一日 初春的寒风拍打着窗户 窗户颤抖地呻吟着 夜里,有一场雪悄悄地不期而至 我暗暗地想今 ...

  • 297期/闻天语解析《诗经·秦风·蒹葭》/薛红诵读

    小轩清浅: <诗经>传达的是发自心田的喜悦或是悲伤, 它断然不会辜负所有人对文学的期待.它的自由之美,就在于这"发自心田"的真实,因真实而生动,因自由而可贵.透着文字, ...

  • 樊明生作品:无限惆怅是相思——说《蒹葭》/ 诗经诵读:薛红(第1445期)

    天语诗说: 诗经里的爱情/闻天语 暮色向晚 孤帆一片 谁在凭栏 遥望一世的痴念 蒹葭苍苍 白雾茫茫 谁在水边 吟诵着千年的离殇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谁在闺阁 等待着花轿白马的他 那些日子的牵挂 那些年 ...

  • 史药蒹葭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立夏 01 立夏时节,回乡泛于淀中. 水鸟栖于木,荷叶探出头. 在稀稀落落的去年未采收的枯黄的苇茎周围,新生的芦苇以磅礴的气势生长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远方的风景 | 蒹葭苍苍(诵读:紫烟 )

    远方的风景 作者/蒹葭苍苍 主播/紫烟 编辑/紫烟 朋友是个推销商 常年累月的四处奔波 自嘲客舍似家家似寄 我却羡慕她,东跑西颠的天涯浪迹 山一程,水一程,一程复一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朝看白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