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芳香疗法如何治病 常用四种芳香类药物

  芳香疗法如何治病?中医治病的方法中包括有一个芳香疗法,很多人抱有疑问,芳香疗法是如何治病,又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来看看吧。

  中医芳香疗法如何治病

  中医认为,气味可以无孔不入,香气通过口、鼻、皮毛等孔窍进入我们体内,可以影响五脏的功能,平衡气血,调和脏腑,祛病强身。这个理论也得到了西医研究的证实:气味分子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能调节全身新陈代谢,平衡植物神经功能。

  常用四种芳香类药物:

  常用的芳香类药物一般分为四种,一是芳香化湿药,此类药物具有健脾燥湿,醒脾化湿的作用,一般用于食少纳呆,周身倦怠乏力,胸闷脘痞,腹泻,苔腻等症。二是芳香开窍药,此类药物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一般用于神志昏迷等证。三是芳香活血药,此类药物具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一般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病症及疮疡痈肿。四是芳香行气药,芳香能走窜疏理气机,性温能通行经脉,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胀痛等。

  中医常见的芳香疗法

  中医的芳香疗法可分为嗅香法、佩香法、燃香法、浴香法、熏香法等。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传尸疰病”,即肺结核病。至于今日风行的药枕、元气袋、减肥巾之类的保健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香不仅仅外用,而且还可以内服。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用“线香”入药。书中说:“今人合香之法甚多,惟线香可入疮科用。其料加减不等,大抵多用白芷、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本、高良姜、茴香、连翘、大黄、黄芩、黄柏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李时珍用线香“熏诸疮癣”,方法是点灯置桶中,燃香以鼻吸烟咽下。除此 之外,还可“内服解药毒,疮即干”。

  闻香是芳香对人体最直接的作用方式,现代药理学认为,芳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还能经过皮肤、黏膜方式进入人体内产生作用,所以通过从植物中提取制成的精油,用于按摩、沐浴,使挥发性的香味物进入人体亦能产生作用。芬芳的香味能使人心旷神怡,放松疲惫的身心,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人的内在能量。

  药香囊配方是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的基础上配制,这些中药以芳香类中药为主,芳香性中药有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药物挥发之香味直接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通过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起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鼓舞正气,抵御外邪。芳香性药物还能借其清气之正,鼓舞人体的正气,辟除秽浊邪气,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闻香的禁忌

  当然,闻香也有禁忌。《神农本草经》说到: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当然不是所以有中药香味都适用于所有人。如当归,生姜,薄荷等具有醒脑开窍功效,睡眠质量差,易醒之人则不适宜长期使用。又如艾叶能温经散寒,但体质为实热之人则不宜使用。而麝香是常用香料,其香气浓郁,气味走窜,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孕妇不宜使用。总之中医的芳香疗法也是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使用时亦要根据中医理论及中医药的配合原则。

  不过,香疗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孕妇和婴儿应避免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