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皇帝奇葩多?

为什么明朝皇帝奇葩较多?是否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系呢?朱元璋的画像是否如真人一般鞋拔子脸,还是后来清朝统治者歪曲的呢?

明朝的皇帝奇葩多,简单概括,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皇帝制度的选拔比较严重遵循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嫡长子继承制,生而为皇帝,导致皇帝的素养不是最高的,而皇权又是高度集中,当皇帝的比较放肆。

二是明朝的皇帝制度运行中,行政机构运行制度相对完善,内阁六部等权力机构可以很好地保证国家权力运行,皇帝不是事必躬亲。

朱元璋的画像,目前比较清楚了。

首先,朱元璋长相既没有历代帝王像那样漂亮,也不是尖嘴猴腮丑陋无比。俊相过于美化,标准和规范,丑陋的那个是人为的想象和歪曲。它们都是似像非像的写意画。

其次,那幅丑像,并不是清朝的污蔑。朱元璋的画像在明朝就已经被“丑化”了,或者说被“异化”了。不能让清朝背这个锅。

俊的那张正像,为官方标准画像,宫廷所绘朱元璋真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 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

丑的异相,一副弯月型的脸庞,容貌险奇怪异,有的还满脸布有黑子,多被民间奉为真身,实际是民间的想像和异化。

明清的帝王很多,为什么太祖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一俊一丑两类画像?研究者认为,一是太祖以农民之身而成帝业,民间传说甚多,他本身就是个传说、传奇;二是朱元璋的双重性格,他既是雄才大略的旷代圣主和明君,又是嗜血的暴君和凶徒,无知 、猜忌、多疑、滥杀的故事,在明代中后期民间流传。

换言之,名人八卦多,朱元璋特殊的出身、背景、性格,在明清时期不断被演绎,于是出现了两张完全不同的画像。

万历朝政局的巨大转变是从张居正去世后不久开始的,这又源于对张居正和冯保二人的清算。大婚与成年之后的朱翊钧想摆脱二人的政治影响,独立施政,而宫中的宦官与朝中的大臣之间的权力争斗则提供了这种可能,加速了这一进程。

在亲政的前几年,朱翊钧凭借独立执政的热情,坚持一贯的勤政作风。但万历十四年后,他又成为一位出了名的怠政皇帝,数年不临朝治事,前后迥异、看似矛盾的风格,却倒出其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精神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