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山水 是文字和图片都抵达不了的远方

我想好好写写昔来。

可我有点,写不出来。

因为那一片山水,是文字和图片都抵达不了的远方。

这个远方,会在瞳仁里,在心里,停驻很久很久。

品牌:昔来

脚本:照叶

拍摄:山林

(部分为照叶)

配音:照叶

剪辑:U Lin

江西上饶弋阳
昔 来 红 糖
戊戌年菊月

九月的时候,去了一趟江西弋阳,在深山谷里待了两日,从黎明,一直到黄昏,乃至于晚餐后的星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我在这深山谷子里拍的是甘蔗林,一种古早的品种,只有我们手指般粗细的杆身,用它来制作的红糖,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还原。

听说那片林子,常年人迹罕至,空谷幽鸣,我迫不及待了,那么,出发吧。

DAY 1

从福州出发,抵达弋阳的时候,已经午间时分,简单解决了中饭,即便烈日当头,我和照叶还是卯着兴致非得去深谷里一饱眼福。

照叶家门口就是一片稻田,赶上一日好天,我们走过蔓草丛生的小径,便抵达了绿野之境,景象滂然,不见边际的稻田和甘蔗林,整个眼睛里再容不下其他色彩。如视频中所见,真真是让我内心激荡了番——忽逢桃花林,眼前一阔,万物向荣,莘莘并茂。

绿。

纯粹的绿?也不尽然,是生命繁密的绿。芽绿草绿,翠绿墨绿,全写在眼前这幅景致里。比起我的深林老家,此处才是蓬莱仙界,从无红尘叨扰。

撑不住如此阳烈,待到及近傍晚的时候,我们便再出门走了一遭。

田野另一边,水牛休憩,白鹭骑背,好一幅山水田园之作,这般闲适,难免要忆念起丁酉年我于深林老家种豆南山、草盛豆苗的时日了。

见着路边一丛,也不晓得是什么,走进了悄摸着掐了个果实瞧瞧,照叶告诉我这是芝麻。平生至此,头回见了芝麻未熟之样,心内多少欢欣。

眼瞅着日头要落了山边儿去,也走到了深谷中,这一爿,还是宁静得很,虫鸣鸟飞都听得仔细。

山野盈绿避俗扰,春秋合欢无处寻。

晚餐里有照叶母亲制作的当地特色油浸鱼,咸咸的鱼块佐了好吃的辣椒,再配一抹暮色,今夜好眠,明个儿可要早起赶黎明呢。

DAY 2

凌晨四点多我们便起了床,摸着黑儿往山里去,深谷里寂寥非常,时常有白鹭横飞,一眼望不尽,远处袅袅似藏仙。

这般浓墨之色,带着丝丝凉意,却让人有着更澄明的心境了,草木有本心,似乎都能听着它们之间正在秘语,微微吐露出对生活的稠情。

这时日,正好赶上了我最爱的节气白露,稻田里抽了穗,苗尖儿上都挂满了晶莹水珠子,真是怎么拍都不尽兴。

可惜的是,起了个早,偏逢这一天没有日出,我和照叶等了聊久也未见得,采拍了些雾露,倒也心满意足。

/没有阳光的清晨,照叶的家。

回到照叶家里吃早餐,一份酱粿引起注意:由糯米、柚子皮、老南瓜、米酒为原料,先行发酵再行蒸煮,再将其分别捏形晒制,足足晒满一个夏天。我想着是类似年糕之物,入口的滋味很有层次感,微微的酒香,淡淡的南瓜甜,最独特的当属柚子皮,不过它们之间都融合得极好,并无突兀。

不过,我并不喜欢……是一个外地胃的普通反馈。

结束了早餐,又往甘蔗林去了,这会子需要照叶的父亲来配合出镜拍摄,老爷子也算是头回做这等子事儿,怪有趣的。

但也叹服,田园之夫,为务之能,毫无做作,步步真心,作揖而谢!

从深谷里回来,便去拍摄照叶亲自设计搭建的红糖制作厂房,白净的墙面乌青的瓦儿,背倚群山前望蔗林,照叶啊,是个懂生活的人。

厂房附近有处水塘子,带着不少照叶儿时的回忆,我们择了些稍熟的甘蔗,便在水塘子里洗了净,再拿着照叶父亲为我们采的梨,田园野趣,何处觅。

照叶的工作台面对着一片绿野,磨些陈墨,摊开书纸写字,再看一眼禾田里莲叶散几,摘朵酸浆果子把玩儿,嘿,你瞧这人间多值得。

拍摄结束,照叶母亲做了碗素面给我送行,面里含辣,辛得口齿津津不断,以至于隔了这么长的日子,依旧魂牵梦萦。

从一处温柔回归另一处温柔

许多目的地

在今生都很难再次涉足

它们像漫天星辰

光芒又微渺

抚摸过一次

便会在心里刻上永恒的标记

时时忆起 念念不忘

过去的 我觉得它们也很好

像故友 像老茶 像到家后的第一盏灯

山林食纪:被误会为大叔的中国风重度爱好患者

当我们离开了故乡 于是我们拥有了故乡

曲折蜿蜒的十年里 今天我才认识了我的父亲

我们应该创造价值 而不是活得廉价还沾沾自喜

人生就像在白夜中行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