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入门》论脾 2024-07-29 10:37:48 赞 (0) 相关推荐 《医学入门》:“脏腑别通”你可知?! 导读: "脏腑别通"之理论源于 明代李梃<医学入门 . 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肾与三焦相通. & ... 手抄民国九年《医学入门脉诀》一册 手抄民国九年《医学入门脉诀》一册 中医古籍 医学入门集 十八卷 欢迎阅读卷三 ` ` 《医学入门》形色脉相应总诀 形健脉病患不久,形病脉健亦将危. 假如健人诊得浮紧而涩,似伤寒太阳经病脉,其人虽未头痛发热恶寒,此则不久即病,病即死也,谓之行尸.又如十五动一止一年殂,其人虽未病,期应一年,病即死也.病患脉健者,假如 ... 编著医学入门集 中医,医学类书籍.19册,共约2.3+G 2500+页,截图为第一册. 医学入门大要 医学入门大要 纂修医学入门 六卷 系屯子著 卢拱辰编辑 <纂修医学入门>是清代系屯子撰.卢拱辰编的一部临证综合类中医著作.初刊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卷一载有各经取穴法.脏腑论.脉论.五脏六腑病根歌等:卷二以讨论诸证论.五脏六腑发病论.伤寒 ... 民国医学入门脉诀,切脉法 民国医学入门脉诀,切脉法 医学入门:治病要穴 治病要穴 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背腹阴虚有火者,亦不宜灸.惟四肢穴最妙,凡上体及当骨处,针入浅而灸宜少:凡下体及肉浓处,针可入深,灸多无害.前经络注<素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