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 鹿泉人民医院 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王振荣主讲

第547期

1

石家庄市鹿泉区卫生健康局

鹿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鹿泉区广播电视台

联合录制

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

鹿泉人民医院 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 王振荣

咨询电话:0311-82102916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关爱健康,呵护生命。驱逐病魔,远离疾病

与健康牵手,让幸福相伴。做好疾病预防,控制疾病发生,提高健康素养,免遭病邪之恙。医患一同携手,共筑健康人生。和谐社会人人创,健康人生人人健。

    在今天的健康大讲堂节目时间里,谈的话题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春季和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好发季节,那么,如何防治呢?今天就由我区鹿泉人民医院的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振荣,给我们大家谈谈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观众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现在正是手足口病的流行期,不少家长对手足口病有恐惧心理,为了使大家对手足口病有更多的了解,我们特意做了此期专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也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我国在1981年首次发现手足口病,之后每年全国各地均有人患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每年4月~6月是发病的高峰,部分地区还会出现10-11月的秋季小高峰。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一、病原学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A)A组4-7、9、10、16型,B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及EV71病毒。重症及死亡病例多有EV71病毒所致。

二、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三、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可感染。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四、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

五、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平均为3~5天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典型皮疹表现为斑丘疹、丘疹、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皮疹恢复时不结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时可见瘀点、瘀斑。某些型别肠道病毒如CV-A6和CV-A10所致皮损严重,皮疹可表现为大疱样改变,伴疼痛及痒感,且不限于手、足、口部位。

普通病例一般经过良好,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我们通过图片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的皮疹特点,插图全屏:

这是手足口病的咽部表现,这是手心、脚心的疱疹,这是臀部周围的斑丘疹。

由于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死亡 ,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重症倾向的患儿,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以凡是在我院就诊怀疑或确诊手足口病的患儿,我们都会给一张温馨提示卡,嘱咐家长密切观察患儿,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及时就医。

六、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年龄3岁以下、病程3天以内和EV-A71感染为重症高危因素,下列指标提示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病例危重型:

1.持续高热 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头痛、眼球震颤或上翻、呕吐、易惊、肢体抖动、吸吮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呼吸异常 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4.循环功能障碍 心率增快(>160次/分)、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次方/L,除外其他感染因素;

6.血糖升高 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mmol/L;

7.血乳酸升高 出现循环功能障碍时,通常血乳酸≥2.0mmol/L,其升高程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如有以上表现,就要高度重视,尽快到定点医院进行治疗。鹿泉人民医院是我市唯一一家手足口病定点医院。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较轻,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因此大家不必恐慌。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去年患手足口病,

怎么今年又得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因为患手足口病后,机体不能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仍可以发病

七、治疗

(一)一般治疗

普通病例可以门诊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积极控制高热。保持患儿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营养。

(二)病因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可以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

(三)中医中药

如果病情无好转应积极到正规医院就诊。

八、预防

(一)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二)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已经有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总之,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在疾病流行季节,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一旦发病,要及时就医。

好,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鹿泉区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和多彩鹿泉手机台。谢谢大家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感谢您对静韵雅轩平台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如果觉得不错,请您在文章底部右下方,点击“在看”并留言及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有您陪伴,用爱相传,传播正能量,健康你我他。让更多人分享。编辑制作不易,您的鼓励就是我们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静韵雅轩所用图文及音视频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看”点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