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 | 自行车的故事

自行车的故事

文/陈国栋
每当我在闲置房收拾东西时,就会看见在墙上悬挂的旧自行车,虽然灰尘裹体、蛛网罩身,但还是勾起了我对自行车的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如果谁家有一辆铮亮崭新的全护链板飞鸽牌自行车,那家道肯定是殷实富足、经济宽绰。当时几百口人的生产队自行车也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这种状况只能归结于那个物资匮乏、生活困难的年代。

三伯父的自行车

七十年代初,我在庄里(立诚)中学上高中,背馍徒步15华里,每个月往返8次。每次从家里背馍上学校,都要路过三伯父的家门口,时间长了,三伯父见我上学跑那么远路,艰辛疲劳,他奔着关心侄儿的想法,果断地将他家的旧自行车推到我面前说:“娃,你把伯这车子骑上,上学校去!”此时此刻我发自内心的全是感激之情,高兴的无话可说。三伯父的“黑老鸦”自行车,在当时我们队南头仅有3辆,在我们十几户的大家族中仅有这一辆,可见在农业社体制当中,这个交通工具是多么珍贵稀有啊!是大多数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物件啊!三伯父的旧自行车替代了我一年求学的“11号汔车”,不言而说体力上轻松了许多、心情上也愉悦了许多。每次从学校骑自行车回来经过三伯父家门口,他总要叮咛我给自行车注意添气,在学校宿舍要加锁,不要乱借给其他人.........我只管点头说对,并也记在心里。虽然三伯父离开人世快半个世纪了,但他老人家对我上学读书的莫大支持至今没有忘记,在此我还是要诚心诚意道一声感激之情:“谢谢三伯父!”并祈祷他老人家在天堂一切安好!

舅父的自行车

八十年代初,舅父把闲置的自行车送给我家,全家人都非常高兴。父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笑容,轻盈的脚步透露出心中的喜悦,我手把着车头转圈圈瞅上瞅下,心想,今后出门办事再不用低首求人了。听父亲讲,这辆自行车舅父骑了近20年了,购买于1962年春季,当时父亲在供销社工作,利用“方便”之机会,将三个车箱子打开,任意挑选大件,把认为较好的车头、车架子、车圈拼成一辆自行车,可想而知质量是顶瓜瓜的,可靠优佳。舅父的自行车到了我家后,父亲对它呵护有佳、保养到位,时至今日这辆飞鸽牌自行车老父亲仍旧骑用,算起来都有“花甲”之年了。坐垫、符条、内外胎不知更换了多少次,但在老父亲的精心保管下,家里人都喜欢骑这辆自行车,轻巧而利索,路途不出麻哒,多年来它为我家大大小小的事情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清楚地记得用这辆自行车带着母亲去几十里路外的山底杨看望二姨妈,遇到上坡母亲就下来,走到平坦处就让母亲坐上骑着赶路。就是用这辆自行车伙同邻里在三原大程镇带回了110斤谷子,以弥补家中生活的短缺。就是用这辆自行车带着母亲东流曲、西庄里觅子医院看病求医,解除她老人家的病痛之苦。

去年后半年我和父亲因自行车发生了一段不愉快。我“克扣”了他的代步工具,原因是他老人家年事已高(90岁),骑自行车人很担心,亲戚邻家都劝说不让他骑自行车出门办事或探亲访友,都出于好心为他的安全考虑,但是再说不管用,反而他倒把自行车看管得特别紧严。一次下雨天,他又骑车上街道办事情,发现后,我帮他办完事情后用电动车将他送回家,他立马便说:“明天把我自行车捎回来!”我不在意地回复说:“对。”

其实我已有了想法,借此机会把自行车放到我这里,推迟送回,让他老人家慢慢地悟解作为小人的心意。过几天后他不见我给他带回车子,就三番五次捎书带信要自行车,我也曾两次回到他身边再三陈述不让骑自行车的理由,口舌费尽他老人家还是听不进去,好多天情绪低落、饭菜不香、睡眠不好。所有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心中不停地徘徊,与其让老人家成天不高兴,倒不如把自行车归还于他,另外再叮咛他相关注意事项,结果还是挺顶用的。其实我们作为晚辈的还是少想了一样事情,年岁大的人出行把车子有时当拐杖使用。舅父这辆自行车在父亲手里也近40年了,对我们家庭作出了很大贡献,等到老父亲老百年之后,我一定要保管好这辆自行车,给儿孙们讲讲它的岁月经历。

龙凤牌自行车

八十年代后期,我仍然是一位工分加补助的民办教师。三尺讲台育桃李,囊中羞涩过日子,和父亲分灶另立门户后,除和妻子经管四亩农田外,兼养家禽多种,有时利用暑假出门打工修渠、上铜川东风水泥厂下苦力装石头,一天挣着3块3角钱,20多天也就挣那么六、七十元钱,总之,只要力所能及增加家庭收入啥活都干。学校每月补助12元钱,大队的工分后来也变成几十块钱的现金补助。记得一天下午,大队出纳员齐怀礼老兄给我送来了三个月工资(108元钱),心里分外的高兴,喝茶、寒喧了半会他就骑车走了。第二天我让妻子兜出了家底,总共拼凑了155元钱买了一辆龙凤牌(杂牌子)加重自行车,给商家付款时其中5元的有几张,记得清的是1元钱的共25张,客主皆笑、心知肚明。这辆杂牌自行车支撑我多年的日常生活,赴庄里、去富平办事情方便得多了!买饲料、带粮食、走亲戚再不用发愁了!学校安排在外开会、培训、阅卷再不用借自行车了!有一年中考阅卷县局安排在薛镇职业中学,恰逢天下雨,和几位老师披塑料骑车几十里赶往阅卷地点,经过薛镇南街时简直是淌水而过,台阶上几个闲人说:“这几个人没命啦!急得弄啥去呀!”其实谁知道教师的天职就是守时守规,准时到达阅卷地点参加培训会。但我到达目的地后,首先是托人请假,原因是衣服全湿透了,无法去教室参加中考阅卷培训会,只能躺在床板上休息,衣服搭在宿舍的窗框上晾晒。此时的心情只有我一人自知自明、己晓己懂。那就是为了生活和家庭再苦再累也得挺住,扛得住艰辛磨难就会走出困境、奔向光明,咽得下黄莲之苦就会有甘甜芳香的到来,这辆自行车陪伴我走过了人生的一段低谷。

飞鸽牌自行车

随着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九十年代初,环境愈来愈向好的方面转化,杂牌自行车骑了多年,除过铃不响再啥都响,烂得也骑不到人前头了。后来就在庄里老街道国营生产门市部360元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一直骑了好多年。在当时摩托车逐渐兴起,几千元的开支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之本人对机械又不太懂,所以看到别人骑摩托车我根本就没有任何想法,弦外之音是今辈子不想买摩托车。原因还在于两个娃要上学、家里还要盖房,凭教书这么点死工资是绝对不能贪大求洋的。但是后来的日月变化谁也预料不到,不但开始买了摩托车,最终连更新、丢失、送人共经手了5个摩托车,加在一起也是几万元的开支。所有这些都要感谢时代生活的变迁,蓦然回首有感言之曰:“回忆昨昔叹生活,岁月磨难都经过,人生莫非皆如此,淡看尘世方能乐。”

光阴如梭水滋田,昔日往事铭心间,科技腾飞交通畅,任尔驰骋奔远方。如今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都有了显著提高。自行车、摩托车都快要更新换代了,家用小汔车村巷街道比比皆是,出门办事、走亲访友、赏景旅游,方便快捷、随心所欲。街道的自行车销售门市部不见了,家里的自行车成了摆设品,甚至自行车在有的家庭都已经消声匿迹了。自行车已成了小明友的玩具、成了中小学生的代步工具、成了老年人出行的拐杖、成了村巷街道稀奇的交通工具。宽畅平坦的柏油马路上几乎看不到骑自行车的身影,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怎样进步,我们这一代人不要忘记了自行车所做的贡献、不要忘记了自行车在那些年代的艰辛付出、更不要忘记设计、制造自行车的那些工程师和厂家。毕竟自行车尽到了它应尽的职责,并且在年轮的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作者简介:陈国栋,富平县齐村镇桥西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职务(已退休)。本人爱好文学、历史和收藏,喜欢习练诗歌、快板及短篇散文。曾在《渭南教育》、《富平教研论文集》、《中国教育》等刊物有十余篇碎文发表。
(0)

相关推荐

  • 骑电动自行车、电摩、电轻摩,需要缴纳什么费用?用数据告诉你

    仨三搞笑说 2021-01-25 14:44 大图模式 现在的道路上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如果说主流的交通工具,其中必然会有电动车,如今的非机动车道基本上没有自行车的身影,已经被电动车所挤满,电 ...

  • 电动车上牌,与脚蹬有没有关系?告诉你真实的答案!

    经常听到有用户这样说:电动车质量再好,如果没有脚蹬都是无法上牌的,那么这样的说法正确吗?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说?电动车上牌与脚蹬到底有没有关系?下面来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从新国标的规定 ...

  • 陈国栋 | 这里有故事

    这里有故事 文/陈国栋 这里有故事 土桥把宫里沟分成南北 小时候的家 就在宫里南沟的半腰中 百余年的老槐树 至今仍挺拔在门前的沟边 外壳粗糙干瘪 腹空虫蛇出没 但依然枝繁叶茂.蓬生勃发 住过的窑洞坍塌 ...

  • 陈国栋:《城市生活》外二首

    城市生活 从相识的时侯 印象就很好 可谓青梅竹马 心中就许下了承诺 牵着手一起走进城市生活 城市越大 梦想越大 能够尽情的享受 楼阁亭台.百花草坪的生活 后来,终于步入了城市 城市的街头 成了播种梦想 ...

  • 【闲话《记吃不记打》】/ 陈国栋

    闲话<记吃不记打> 陈国栋 记得小时候,父亲用牛犁耕田,牛总会伸嘴吃一口旁边的庄稼.这时候,父亲就会顺便说一句俗语:"记吃不记打,不长一点记性".看来这句话是用来训斥动 ...

  • 合道讲古台 | 陈燕发传奇故事

    蔡培钦,祖籍揭东,现居云浮.自幼喜听讲古,热爱潮汕文化,业余也喜欢用潮语讲古,曾应邀到揭阳进贤门讲古.

  • 【 初心(10 首)】/ 陈​国栋

    初心(10 首) 作者 / 陈国栋 1.初心 脱贫攻坚莫畏难 戮力同心奋争先 苦战八年摘旧貌 穷山辟壤村屯迁 第一书记抓特色 绿水青山土生金 小康路上共同富 服务人民党初心 2.游公园 阳春三月桃花香 ...

  • 陈国栋:​一棵幼树的萧瑟

    一棵幼树的萧瑟 一棵幼树走出了苗圃 霎时感到轻松 腾空的缝隙 风和阳光 被苗圃再次召回 一棵幼树走出了苗圃 仿佛一个人 告别了人间 萧瑟之感 蕴含其中 尘世仍然 茂密.宽阔 彼此照应 生命异同 皆亲呢 ...

  • 陈国栋:《吟诗抒情》10首

    -<吟诗抒情>10首 - 1.有缘 我与文字结有缘 千笔万书写不完 自古到今过往事 回味无穷亦甘甜 2.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要品汤 调料配好满口香 关中美食非莫属 游客点赞皆说强 3.柳青文 ...

  • 【 咏春感怀(10首) 】/ 陈国栋

    咏春感怀(10首) 作者 / 陈国栋 1.迎新春 雪迎新春降祥瑞 时代奔腾似马追 振奋精神与时进 国逢盛世凯旋归 2.叹春 细雨钭风拂晓寒 伏案晨读最悠闲 窗边遥望叹春尽 柳影孤身在路边 3.春雨 正 ...

  • 陈国栋:​点绛唇•市井外三首

    点绛唇·市井外三首 一.点绛唇·市井 市井繁华,满目琳琅物类同.商贾展雄,彼此皆争荣.  今非昔比,街宽货有广.且莫慌,超市备框,满意胸中装. 二.点绛唇·夫妻 相濡以沫,少年夫妻老来伴.敬爱久远,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