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一首七绝,句句提问,却问而不答,堪称上乘之作
相关推荐
-
宋诗鉴赏-谒荆公不遇(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注释 谒(yè):拜会. 荆公: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封号"荆国公"的简称. 春江:暮春时节的长江. ...
-
王安石的这首千古名篇《梅花》,4句话抄了4个人,竟没有一句是原创
王安石的这首千古名篇,4句话抄了4个人,竟没有一句是原创 千古名篇<梅花> 梅,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有特殊地位,它是君子四友(梅兰竹菊)之首.也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它清高脱俗,幽香淡 ...
-
周振甫说改诗,杜甫贾岛王安石,各有不同手段
前言 杜甫在<解闷>之七里说过"新诗改罢自长吟".即使杜甫.欧阳修.贾岛这样的大诗人,作出诗后,也会经常修改.所以咱们现代人作诗,更不必强求一蹴而就. 周振甫先生在&l ...
-
三诗取三士,他们因诗作得好,受到王安石赏识改变命运
前言 诗歌是古代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古人为什么喜欢作诗,除了科举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从一个人的诗中,可以大致看出他的文化水平和他的价值观. 所以,诗人们有时候会通过诗词而结为知音,也有些诗人 ...
-
一句残菊诗,引起王安石欧阳修争议,其实二人另有深意不关菊花
前言 金秋之际,百花早已凋零,唯有菊花盛开.因此,这种花有了不同于其他花的寓意.有几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含义.屈原还在<离骚>中有句: 朝饮木兰之坠露 ...
-
2021年01月22日 星期五 第A11版:月光城·文学
仇媛媛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当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可我们只知道他在政治变革上的拗劲,很少知道他在赏景审美上的细腻. 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 ...
-
王安石两首六言诗是《宋诗精华录》压卷之作,引得“苏黄”来唱和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 ...
-
王安石最有趣的一首七绝,句句都是提问,却问而不答
王安石最有趣的一首七绝,句句都是提问,却问而不答
-
李商隐的诗可以很深情,也可以很有深度,这首七绝句句充满了讽刺
李商隐的情诗写得情意绵绵,特别是其后期的作品,每一首都很感人,当然这也是与诗人的经历有关,有过很多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正是那些爱情经历,使得李商隐每当想到过往的岁月,回想起年轻时的爱情经历,让他悲痛万 ...
-
这首唐诗被称为五言绝句的“压卷之作”,堪称千古不朽之作!
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隽永,给读者以精神上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许多人生哲理,甚至许多诗词颇为励志.有的劝勉我们珍惜光阴,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有的则告诉我们经历苦难方能收获,如& ...
-
元稹一首七绝,通篇皆是名句,惊艳千古,王安石都效仿,堪称经典
梅.兰.竹.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而菊花又以其凌寒傲骨的特性,被赋予了孤标高洁的象征,文人墨客们更是不吝笔墨 大图模式 广告这3股下跌200%至6元,主力力挽狂澜,股民:再不上车 ...
-
王安石的这首诗,道尽了骨肉之情,句句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虽说诗以言志,但诗更能传情.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乃至明清的诗文中,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等情感,无不都是诗人歌咏的重要内容,牵动着很多人的 ...
-
诗人一首七绝惊艳世界,同行借题发挥,句句反驳亦是经典
在唐朝,诗人们排遣心中郁闷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喝酒和登高了.并非每人都是酒仙李白,千杯不醉还能斗酒诗百篇,但每人都能登高远望,在旷达的境界之中,慰藉自己的不快.因此,登高诗的佳作频出,最著名的当属 ...
-
晚唐得道高僧一首七绝,句句有大智慧写得很深刻,被奉为至理名言
唐朝有一类诗人比较特殊,那就是远离尘世,出家为僧的和尚,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与传统文人不太一样,显然要更具有智慧,所以作品里自然而然就充满哲理.譬如晚唐诗僧贯休的诗就很独特,每一首都是至理名言,其中这首 ...
-
和尚睡不着于秋风中写下首七绝,无一静字却句句写静,充满禅意
千年诗坛,出现的大诗人层出不穷.而在众多诗人中,有一个群体不容忽视,虽然他们人数不占优,但是他们的作品却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个群体就是诗僧. 这些诗僧中有些人的诗清淡雅致,就像唐代灵澈上人,他便曾 ...
-
别看不起明诗!30首七绝触动诗心,伟哉,我的大明
和尚有话说 王和尚对明朝情有独钟. 明朝驱逐夷狄,恢复汉家江山,一扫宋朝三百二十年之孱弱,可谓壮哉!更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坚持国本,誓不和亲,更显强汉风骨. 明朝有王阳明 ...
